如果只看这篇文章的标题,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句空泛的道理。然而真相是,几乎所有的管理者,者这一方面,都有短板和瓶颈。让我们继续以空杯心态,对待今天的分享。
知识点一:管理者要具备组织人格
我要和你分享的一个概念是:
组织人格。
为什么要重点强调这个概念?
因为大部分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团队,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人,每个人又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和诉求。比如,员工A总是喜欢请假;员工B态度很好,但业绩不突出;员工C能力很好,但个性也很强;员工D勤勤恳恳,但过于保守.....
总之,每个员工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的管理经验不丰富,在面对这些个人时,难免会感情用事,或者为了避免麻烦一再让步,做出违背团队目标和利益的决策。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是这样的。
比如,我发现一个员工的业绩不太好,和团队不合拍,想着怎么能让他进步,或者怎么能给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实际上,真正负责任的思考是:
他真的适合这个团队吗?
这个团队真的需要这位员工吗?
他能帮助团队实现目标吗?
那为什么我们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这么思考呢?因为,当我面对这名员工的时候, 我的身份虽然是一名管理者,但是我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我也不希望不要伤害他,不要得罪他,或者不要放弃他,我也想逃避。
所以,辞退一名不合格的员工,是一名管理者走向成熟的第一课。
知识点二:组织利益是决策出发点
记得我第一次辞退员工,说出那个决定之后,我躲在会议室哭了。
也有人觉得有些夸张,但确实心里很难过。
后来,前辈提醒我,你希望对每一个都好,希望考虑每一个人的感受,也希望每一个人在团队中获得成长。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组织属性决定了管理者和员工,一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点。
所以,我们才会在管理常识中讲到,能否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持续统一,是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因为这件事太难了,难的不是个人目标,而是如何调动不同的人,最终完成团队目标。
讲到这,在分享一个案例,来自何老师和一位知名企业家的谈话。
他说,当初为了实现收入增长目标,需要在很多省会城市收购一些培训机构。在一个很重要的省会城市,被收购方一再坐地起价,谈判非常艰难。当时,公司的几位高管都劝他先放一放,但他没有放弃。
老师问,那你最后怎么做的?
他说,他不得已启用了非常规手段(法律范围内),任命了一位当地关系很硬的人,做这个区域的总经理。同时约定,完成收购后的3个月,在把这个职位交接出来。他上任之后,软硬兼施,成功完成了对这家机构的收购。
这个案例对我的触动很大,这就是典型的组织人格——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公司的销售增长目标。这才是真正的魄力,有责任感的人。难怪这位企业家可以把公司做的这么大,这家公司目前估值百亿。
所以,当你成为管理者的那一刻,你在工作中的一切观点和行为,都将代表整个团队,而不是你自己。组织利益,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
理解了这一点,你会释怀很多压力,尤其是来自下属的非议和不解。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尤其当组织利益收到损害时。没办法,作为管理者,我们就是团队目标和组织利益的守门员。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分享的内容,总结一下:
1、管理者要具备组织人格。
2、组织利益是决策的出发点。
看完这篇文章,当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出现冲突时,你能够做出更成熟的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