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引发媒体关注的甲骨文裁员,4月份就有迹象。
4月初,美国一家分享公司裁员信息的论坛TheLayoff 上,“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将彻底关闭”的消息开始流传,甚至给出了具体的“官宣时间”。
很多甲骨文员工不信,因为这个裁员规模太大了,感觉不现实。
可生活总喜欢按照最大胆的编剧都无法想象的剧本上演。
甲骨文将裁撤中国区研发中心,整个中心约1600人。
首批确认裁员约900余人,其中超过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不排除下一步持续裁员的可能。
甲骨文裁员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它的数据库业务近乎垄断;
但大数据以及云计算超乎想象的发展,让甲骨文陷入了两难的纠结。
如果不转型,甲骨文会在云计算上被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甩的越来越远。
如果转型,云计算需要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需要从原有业务产生,而云计算又会对原有业务产生冲击。
这种两难的境地很像柯达在数码相机时代的纠结。
当年的柯达,不做数码相机不行,做数码相机又会影响最赚钱的胶片业务。
如果甲骨文近乎垄断的数据库业务,和柯达一家独大的胶片业务,都被事实证明根本不是铁饭碗。
这些公司的员工,哪怕是核心部门的员工觉得自己拥有铁饭碗也无疑是一种错觉。
此次甲骨文被裁的一名云计算团队的技术人员,一度以为自己足够安全,他们部门上线了很多新业务,是最忙的一个部门。
但直到被约谈,他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无差别裁员,覆巢之下,无人幸免。
大量甲骨文的被裁人员同时流入招聘市场,必将导致人才供需的短暂失衡。
一个甲骨文的员工,几个月前跳槽,也许不难,但现在就很难,因为企业可选对象多了。
年龄也是一个不得不忽视的问题,此次甲骨文被裁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
虽然有多年经验,但这个年龄的程序员在就业市场无疑有些尴尬。
这些年龄偏大,在讲究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外企中的员工,很难适应国内互联网公司996的工作节奏。
在社交软件脉脉上,有认证为甲骨文员工的网友表示,在甲骨文每工作一年,每周在家工作的时间就增加一天。
也就是说一个在甲骨文待5年的员工,就基本可以在家工作,不必来公司上班了。
不少甲骨文员工即便没有年度调薪、升职,仍然愿意留在甲骨文。
因为这里比较轻松,不强制加班,只在产品上线前的几个关键节点需要加班,之后还有机会调休。
即使获得一笔不菲的裁员补偿,对许多被裁员工来说,也意味着重大的职场转折。
这些被裁员工,当年都是职场最优秀的一批人,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击败无数竞争对手才拿到甲骨文的offer。
如今被裁员,肯定还是有不少人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也肯定有不少人,从此开始职场下坡路。
这两种人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铁饭碗。
铁饭碗是基于长远眼光和居安思危的意识,提前培养出应对职场变化,保持自己职场竞争力,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的能力。
很多人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误以为自己有铁饭碗,这是一种错觉。
一个员工,通过平台赋能,做出了成绩,不是这个员工有多厉害,而是平台厉害。
因为换一个人在同样的位置,也能做出同样甚至更好的成绩。
借助平台取得的成绩不是自己的能力,能力应该是随时能找到新的平台。
甲骨文裁员信息发布之后,被裁员工表现各异。
部分不满的员工在甲骨文大厦的楼下拉起了横幅,要求“把工作机会留在中国”,“反对甲骨文只要中国市场,不要中国员工”。
还有部分员工,迅速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这让我想起《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小故事。
找到奶酪站,是像小老鼠一样,一边吃,一边观察,做好离开的准备;
还是像小矮人一样,只顾着尽情享受。
当奶酪站的奶酪消失后,是像小老鼠一样赶紧行动起来,寻找新的奶酪;
还是像小矮人一样,守着空空的奶酪站,幻想有一天奶酪会再回来。
故事很简单,每个看故事的人也知道哪个角色更正确,但生活中,很多人都选错了角色。
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成绩是平台的能力,还是自己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平台出问题了,自己是否做好寻找新平台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打造一个足以应对各种变化的铁饭碗。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