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细说红楼梦之潘又安

细说红楼梦之潘又安

作者: lixingyang | 来源:发表于2020-08-18 23:00 被阅读0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2c1a6001015taf.html

上过《四大名著导读》这门课后,我又把老师主要讲的两部名著看了一下,觉得不留点什么有点遗憾。想来想去,选择了我比较熟的《红楼梦》来说说我的一些想法。说到红楼梦中人,我们往往只注意到那些主子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却不太在意那些下层的小人物是否快乐抑或悲伤。而前者被太多人评论过了,我自认为没有推陈出新的本事,所以选择后者来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想。我选择许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的潘又安。潘又安是贾府小厮,品貌风流。与贾府二小姐迎春的大丫头司棋柔情缠绵。也许绝大部分读者是因为刚烈的司棋而记住了潘又安,其实潘又安是让自己的行动留在《红楼梦》中的,是把自己最有韵味的生命留在读者的记忆中的。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我立马想到了潘安。众所周知,潘安是美男子的象征。其实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西晋文学家潘岳,是个集美貌、才华、至孝、专情于一身的奇男子。可惜的是,现在人们提到他时,往往只看到了美貌,却忽略了其它。所以当我看到这个名字时,是充满好感与好奇的。曹雪芹给书中的每个人取名都有着一定的深意,那么潘又安是不是曹公笔下的“潘安”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继续看了下去。

第七十一回,是潘又安的第一次出场,作者借着鸳鸯向我们展示着这个人的行为举止。第七十一回中,潘又安与女友司棋在花光柳影,诗意绵绵的大观园中约会。不巧被鸳鸯撞见,潘又安迅速藏在树后。司棋见到鸳鸯以后,便叫潘又安出来,潘又安只得从树后爬出来,如捣蒜似的向贾母大丫头鸳鸯姐姐磕头。这就是他的出场,只有一系列动作,没有外貌的刻画,没有声音的流露。这样一个出场让我对这个潘又安更感好奇,心想,待我看看他接下来怎么行事。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就看到他趁夜逃走了,使得自己的心上人伤心成病,也让我对他印象大跌。可又觉得这事没完,我始终觉得既然曹公给了他这么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就不该这么寂静下去。

果然,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中,在司棋的住处抄到一封令读者难忘的白话情书:

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了。你可托张妈给一信。但姑娘(指迎春)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好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珠二串,今已查收外特寄香袋一个,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具。

这封情书使你的女友司棋被赶出了大观园,流着泪回到自己的家中。这个事件让我见识了司棋的决绝。因为被人发现这些东西时,她一点畏惧惭愧之色也没有,只是低头不语。我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大意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么镇定的行为只说明她己经有所决定,承担后果的决定,或者说坚守下去的决定。在这个时候,我心里说,潘又安,你玷污了这个名字,更辜负了这么一个好姑娘,你配不上她!但仍然盼着他们有个好的结局,不只为潘又安这个名字,更为司棋的痴情。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潘又安的再次出场。他在《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又回到了我们中间。这时的潘又安带着财富来到了女友司棋家,准备迎娶司棋,但被司棋的母亲拒之门外。司棋得知消息,向母亲表明心意,不料被母亲一顿谩骂,谁知性情极急的司棋,撞墙自毁。潘又安见此现状,无感慨,无愤激,心平气和,意静神怡。他抬来了两口棺材,收拾司棋之身,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自己脖子一抹,也就抹死了。这就是潘又安,不同寻常的红楼小厮。连凤姐也感叹:“哪有这样的傻丫头,偏偏的就碰见了这个傻小子。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一下子不知所措了。本来看到潘又安再次出现时,我以为他们最终能够在一起了,但是结果却是这般惨烈,也许悲剧才能更深的刺穿人们的心灵。我想说这不是我所期待的结果,可又觉得这是他们最好的归宿。红尘太过污浊,承载不了他们那么深的情意。在世俗世界的贾府中,在精神家园的大观园中都没有一个堂堂男子为爱殉身,只有一个另外,就是你——小厮潘又安。为情而死,你是唯一,连情圣宝玉也没有做到。难怪曹雪芹不仅为你取一个极似潘安的名字,更赋予你美丽的心灵。我不得不说你配得上这个名字。

潘又安,就其本身而言,胆小而又懦弱,遇事只知道逃跑,很不为人喜欢吧!但也就是这么个人,在真情面前,毫不犹豫的伸出了自己的双手。

相对于那些公子哥来说,他的身份是很卑微的,卑微的人更懂得如何规避风险甚至死亡,但在那一刻,他选择了死亡,坦然走向那个他曾经很畏惧的地方;

相对于宝玉来说,他就不只身份卑微了,他没有宝玉的相貌堂堂、风度翩翩,也没有那么优雅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思——从他给思琪写的情书中就可以看出来。然而我却觉得这才是最美好的情书。

有人说过,很有实力的人在做成一件在别人看来很难但他很容易做成的事时还不能算英雄,

真正的英雄应该是那种从平时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没有这个实力但最终尽 全力结果成功的人。

我觉得潘又安应该属于后者,也正是他前后行为的反差才让我们忘不掉,佩服之极。

一直觉得在自古以来女子比男子痴情,以前也只见过女子为情而死,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而在红楼梦中有随处可见女子的痴情以及男子的多情或者无情,我都觉得这句话是真理了,但当看到这个贾府小厮潘又安时,又觉得真的是凡事都有例外,潘又安,你是贾府上空的一道灵光!

相关文章

  • 细说红楼梦之潘又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2c1a6001015taf.html 上...

  • 读书笔记:《红楼梦》的神话架构

    最近在读《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就是台湾作家白先勇解说《红楼梦》。白先勇是小说家也是昆曲研究...

  • 奇妙的吴哥之旅

    对吴哥窟的向往要从蒋勋老师说起,因为听他的《细说红楼梦》迷上他的声音,又听他的《吴哥之美》,开始憧憬柬埔寨这个略带...

  • 别样角度 解读人生

    20180619 别样角度 解读人生 ——听《蒋勋细说红楼梦》感悟 用了半年时间,听完了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受益...

  • 读书记||蒋勋说红楼梦

    【读书记】少时便知《红楼梦》。那时邻里一兄长甚是痴迷,每每一起放牛,手中皆带此书,闲暇之时便给我们细说《红楼梦》之...

  • 《红楼梦》一对苦命鸳鸯,女子是情感巨人,男子是精神侏儒!

    《红楼梦》有好几对苦命鸳鸯,比方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司棋和潘又安,还有就是尤三姐和柳湘莲!不过我认为柳湘莲配不上尤三...

  • 《红楼梦》的“相公”,从宰相尊称到娈童戏称,还有什么故事?

    副标题:细说《红楼梦》里“相公”的演化史,曾经一人之下,最终不如娼妓 《红楼梦》之文化|相公|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

  • 刚烈女子——司棋

    看《红楼梦》时,司棋与其表弟潘又安的故事总让人叹惋,但我们只能看到司棋被撵的文字,却猜不透她与她表弟的结局,不知那...

  • 2018.7.16

    《红楼梦》中令人扼腕叹息的凄怆爱情故事不胜枚举 能决然追随爱人殉情的却只有这一位潘又安 出场两次 直戳人心。 经常...

  • 20170702写给自己的情书84/100

    暑假第二天。 放假前,鑫鑫捧着kindle在读红楼梦,又让我找出蒋勋细说红楼梦,看+听,有滋有味。我随口说,这么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说红楼梦之潘又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el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