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林语堂是想翻译红楼梦,思虑再三,觉得不如自己写一部小说。介绍了很多那时候的风俗和中国的一些知识,,有佳话、哲学、历史演义、风俗变迁、结合家国命运,加上书中儿女的喜怒哀乐,真正全面又生动的展现了老中国的古老东方文化。
京华烟云和红楼梦有多少相似之处,除了富贵之家,男男女女的爱恨情仇,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他们的故事和民国那个大背景下,更显得丰富。人生的意义,家国、生死、家庭、情爱、这一些都得到讨论。
书中最主要的两个人人物,一个就是姚先生,一个是女儿木兰。
他是个道家。林语堂通过他的行为和语言,揭示老庄的思想。在那个乱世里,只有庄子那种浪漫潇洒、超越物我的豁达认识,才能得到解脱。有容乃大,只有自己的心胸豁达,才觉天地之宽。
第二从木兰的角度,从木兰的人生观念里,我们看出作者的意图。从她受到的教育,一方面是信道,无为而治的父亲,让她自由自在,学习知识、吹口哨、学京戏、识甲骨,这些是文学的修养。另一方面是来自老式的母亲,针线、烹饪、医药,所有世俗的风俗礼仪,她都熟悉,还未出嫁前就帮助母亲管理家里的事务。大家庭里的接待客人、管理仆人,送往迎来,她都耳濡目染,得心应手。
木兰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造就了她,她的几次出游,都是对她产生巨大的影响。
她和立夫三次会面都是在山上,我想那是因为山水之间,至灵至性,男女之间展示都是真性情,共同感受山川之美。
孔立夫说,他喜欢那断壁残垣,让木兰久久不能忘记。
那无字碑下,孔立夫的站立的身影,一直是她心内的力量。
痛失爱女,生死人生,令她迷惑,痛苦难捱,孔立夫入狱,她感觉失去生命的支撑,她与孔立夫的感情,除了小儿女时候,那浅浅的情愫,一直以礼相待。到如今却是,难以压制,她不能让他死去,那就好像是她心内对人世间所有美好的希冀。她说,为了救他愿意牺牲一切。
如果孙亚的感情是相互扶持的,尘世的烟火,那么孔立夫就是那精神的幻想。就像那精致细腻的玉雕的小动物,不能吃不能喝,孙亚是不懂的,除了可以换银钱外,还有什么用?就如那所有的诗歌、书画,到底有什么用?可是木兰是妙想家,这些是她生命的阳光与空气、她靠这些生存。
京华烟云里面最像红楼梦里面的就是红玉。
“玉石挂红,价值连城”,红玉难求,因其质清。红玉的美貌、才情在姚家姐妹之上,可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那么敏感的人,她把一切看得太透彻,却又偏偏为情所困。她是太过执念的,做不到姚先生的道家超脱。
爱掉眼泪、阴晴不定,爱情是心内最重,为着它,可以生可以死。十足一个林妹妹。最感动的是那时候,红玉为着阿菲病重,丫鬟甜妹跪下来求姚先生,“秋天以至”“家财万贯,不如诸事顺心。”小小的丫鬟,衷心护主,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姚先生大受感动,说要让所有人诸事顺心。不知道林语堂写到这里是不是也想着给所有人一个好的结局。
可是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的。不管你怎样努力、怎样逃避,有些人注定要相遇,有些人注定要错过。
红玉这样的注定是不会太长久的,多愁多病的身子,敏感纤细的神经,注定了是个悲剧。一是那些精致的东西,容易遭到破坏,二是它们的难得,所以它们的毁灭才更令人感伤。
落红过后,徒留芳草。世间好物不坚留,彩云易散琉璃脆。精致纤巧的东西,容易破碎,往往是那些疯狂生长的杂草、野花、生生不息;蓝天、大海,千古不朽。最后木兰也是把自己融入历史的长河、人民的海洋,成为伟大不朽里的一份子,终成不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