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43912/ab32ee463014396b.png)
1、从硬币说起
现在我们来猜硬币,如果是正面,我给你100元,如果是反面你给我100元。
这时候如果连续3次次都是反面,你连续输了300元给我,你肯定会特别懊恼,甚至于有点生气,怀疑我有没有作弊。
但是,仔细想一下,这时候你会去怨恨抛硬币这件事本身嘛?
亦或者,你会拿那个硬币出气嘛?
我想理性的人都不会,因为硬币正反面都是一个概率问题,连续两次都是反面,这很正常。
这和我这个抛硬币的人的主观思想无关。
换个思路,你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多看了他一眼。
然后那个人就开始情绪激动,你瞅啥,瞅你咋地模式启动,然后开始对你辱骂,甚至准备动手。
那你肯定是非常愤怒,对于这个人非常的愤怒,想要立马KO回去。
但是此时另外一个人跑过来和你说,这是他朋友,患有严重双相障碍,他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他现在在骂你,但是他自己也非常痛苦,而且无法控制。
你是不是突然对于他没有了愤怒呢?甚至开始有一点点同情呢。
因为你明白,对方的行为不是主观的,而是生理上,客观上的不得已。
如果用概率的思维去理解,对于对方的大脑来说,因为这种疾病,他会很大的概率激发这种反应,是一种客观的反应。
而我们往往很少被客观的事物,影响到自己强烈的主观情绪。
2、确定的客观世界的规律
但是如果你觉得对方是主观的,是本身的自我意识的原因,从而做出的一些行为。
那么你就会对这些行为和对方这个人产生关联,从而引发各种情绪。
因为主观意味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高,意味着经常会发生偏离期望值的事。
而这些不可预期的事,会让我们觉得脱离了掌控,这种脱离掌控的不安全感是我们产生情绪的根本原因。
而客观的事物,为什么我们能够很容易的接受和原谅呢?
因为客观的事物,代表的是一种确定性,就算我们曾经不知道,第一次的期望值被客观事实给颠覆了,但是我们心里明白,下一次就是确定了,所以不慌,能理解。
但是主观的自由意识,也就是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人与人之间相处不确定性的根源了。
这几天看雷达里奥的《原则》,他关于生活原则里面,讲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其中关于人的性格倾向性,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
性格的倾向性,大家应该听过MBTI性格测试,这里面就把几十年前落后的绝对化性格,升级到了倾向性性格描述。
比如以前说一个人内向,那么他就是内向的,永远都是内向的,一个人外向,那么就永远是外向的。
而性格倾向性,则是把性格理解成一种倾向性,内向性格的人大部分时间是内向的,但是在某些场合就会表现的比较外向。
而这种特性,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根本。
那么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沟通和协作中遇到的那些永远对不上线的人,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3、用概率看人的不同
这个就要重新回到硬币的事情上来了,对于抛硬币来说,正面和反面都是50%。
没错,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而性格倾向性,也是一个概率问题。
内向者聚焦于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汲取能量,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汲取能量。
他们两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外向者单纯的就是想要把一件事情“说掉”,因为他不说就无法思考。
而内向者,通常觉得这种漫无目的随风飘摇的交流很痛苦,他喜欢独立思考,想明白了以后才和你交流。
其他的倾向也是一样,直觉者和感知者,思考者和感觉者,关注的重点都是如此的不同。
这时候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是大脑里面一堆经过从出生到现在,固化成的一套神经元运行模式,当你触发了一个关键问题以后,他大脑里发生的几个回路,是固定的。
而最常出现的,也就是性格倾向性里占主要的那个,背后的神经元回路,发生的概率是最大的。
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不是他们的主观意识和你作对,不想和你好好沟通。
而是因为相对于你期望的正常人来说,对方是“有病”的。
这样一想以后,你就会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会理解每个人大脑里面的不得已。
在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大概率上依然会滑到那个注定的回路上去,所以,这可以理解成一种客观规律。
既然是客观规律,那么我们能做的,就不是想着去改变它,因为客观世界很难改变。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去利用它。
没错,就像雷达里奥的管理原则里面,根据每个员工的性格倾向,职场人格量表,团队倾向简表,分层系统理论等等,来构建这么一个关于“人”的“客观规律”。
构建清晰了以后,就可以根据任务,根据目标的特性,去安排对应的人了,而且,找对了人,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顺利。
管理是人与人之间协作的一种,那么人与人之间相处呢?
当然也一样啦,很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理,其实就是一些“客观规律”的使用技巧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