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湘大学子探寻祁剧发源地及戏曲传承人

湘大学子探寻祁剧发源地及戏曲传承人

作者: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11:46 被阅读62次

(通讯员:李思敏王家琪)8月25日,湘潭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班委团赴永州祁阳县暑期社会调研团抵达祁剧的发源地白水镇竹山村,对祁剧进行深入调研。

在竹山村村委会办公室,调研团有幸拜访了永州祁剧文化研究会会长谭明顺老先生,谭会长热情洋溢地为调研团队介绍祁剧的起源和现状。据谭会长说,祁剧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祁剧早期叫祁阳戏,始于唐朝,兴于宋朝,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而且这一说法已经得到很多祁剧研究者的肯定,另外竹山村里供奉的祁剧鼻祖焦德便是北宋人。谭会长还对祁剧相对于京剧来说知名度较低这一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祁剧的内容贴近生活,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三教九流,人们瞧不起祁剧艺人;二是京剧以北京为中心进行传播,而北京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而祁阳不管是经济地位还是文化地位均不如北京,所以在传播推动力上不如京剧;三是京剧用普通话进行演唱,全国观众都能听懂,而祁剧为了保持自身特色采用当地官话进行演唱,因而大多数观众不能够听懂祁剧。谭老还讲到祁剧是湖南八大戏曲剧种中的第三大剧种,仅次于花鼓戏和湘剧,而竹山村作为祁剧的发源地,自然肩负起保护和传承祁剧的重任,为此,村里做了许多努力,主要是保护祁剧历史和培养年轻演员。竹山村在演员培养方面坚持从娃娃抓起,每年都会有很多小朋友来此学习祁剧,最小的有五六岁,大的不超过十二岁,人数已经由原来的二三十人增加到110人左右。临行之际,竹山村村委会还赠予调研团队六本有关祁剧的珍贵书籍,并对团队主动了解、关心祁剧文化表示十分感激。

调研团队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见到祁剧“九雄之家”张家的张燕凤奶奶。张奶奶是著名祁剧艺术家“九雄之主”张玉贵的女儿,也是著名的祁剧演员。据村委会介绍,张奶奶听闻竹山村是祁剧发源地,便主动从江西来到竹山村定居,她并不要求任何报酬,只沉浸于每天教小朋友们学习祁剧的乐趣中。张奶奶今年83岁,但依然精神抖擞。看到调研团队,张奶奶很高兴,并主动和团队成员握手,还特意让小朋友们现场表演了祁剧选段,小朋友们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无数掌声。其中最小的一个女孩只有6岁,学习祁剧不到一个月,但是翻跟头和祁剧最传统的走位都已经十分熟练。

经过一上午的调研,调研团队对祁剧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现场观看演出,调研团队坚信祁剧必将发扬光大,再现辉煌。

责任编辑:谈佳

相关文章

  • 湘大学子探寻祁剧发源地及戏曲传承人

    (通讯员:李思敏王家琪)8月25日,湘潭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班委团赴永州祁阳县暑期社会调研团抵达祁剧的发源地白水...

  • 戏曲传承

    戏曲传承,我能看到和我能做到和我能想到 聊到艺术,很多人难免不会想到“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样的形...

  • 戏剧的传承该何去何从?

    最近在douyin刷到有唱戏曲的艺人,台下却空无一人,有时我在想相声都有人传承(郭德纲)。那么为什么戏曲没人传承呢...

  • 第二届戏曲进校园培训

    2018年7月22日,我们走进非遗园,走近戏曲名家,学习戏曲知识,感受戏曲艺术魅力,传承中国戏曲文化,让中国戏曲文...

  • 2016陕西戏曲入围二十事件简述

    2017年1月19日下午,陕西戏曲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2016陕西大十戏曲事件揭晓新闻发布会在曲江亮宝楼召开。此次...

  • 走近道情王子李艳玲,满满都是正能量

    传承戏曲文化、推动道情传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艳灵,女,出生于1965年,太康道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2021-01-16

    探寻双墩密码,传承创新文化 ...

  • 百人大合唱 传承湘大情

    (通讯员 焦晶 谭可馨)红色旅游校园行,2018湘潭大学纪念毛泽东同志题写并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暨建校六十...

  • 南门巷、板鸭香

    建纯是永州宁远人,自小跟随父亲来到零陵,在南门巷古渡码头边的祁剧团学祁剧,他生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才。但随着地方剧种...

  • 一场路转粉的戏曲讲座

    虽说土生土长在昆曲发源地,但从未对中国戏曲产生过兴趣,对那些咿咿呀呀唯恐躲闪不及。即使偶尔不小心听到戏曲也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湘大学子探寻祁剧发源地及戏曲传承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f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