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第五章恐惧,第六章关系
第五章——恐惧
恐惧=怯弱,这成了我们一个思维定式。
怯弱要克服,所以,战胜恐惧也仿佛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战胜恐惧”,可搜到约112000个相关网页;在Google上,则可搜到约811000个相关网页。
武志红老师指出,恐惧是极具有价值的一种情绪,越恐惧,越能体现出其背后的隐藏的信息越重要。
Joe小时候从不怕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胆子反而越来越小。
Joe只身在广州打拼,每天睡觉前都要检查门窗是否锁好,他在夜里变得很敏感。半夜去卫生间时,如果突然看到自己映在镜子或其他光滑家具上的影子,他会一激灵,打一个寒战。
后来一天晚上因为怕黑而无法入睡,结果找到了怕黑的原因。
怕黑是怕失去女友,当他和女友关系稳定时,就不怕黑,当和女友关系恶化时,就特别怕黑。
恐惧是在提醒人们,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武志红老师指出,战胜恐惧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聆听恐惧,发现恐惧所传递的信息。
战胜恐惧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恐惧也是我们本身的一部分,所谓战胜,就是把恐惧压缩进潜意识,如果遇到合适的契机,恐惧依然会逆袭。
31岁的广州女子阿宁,一天晚上突然惊恐发作。当时是子夜时分,刚从小憩中醒来的她陷入了一种很难形容的恐慌,屋内还有灯光,她小憩前看的书就在床头,还未合上,但她觉得,小憩前还感觉很温馨的卧室,现在仿佛是一个无比狭窄的牢笼,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匆匆地收拾一下,逃出了卧室,也逃出了家,跑到她最好的朋友家里,让朋友陪着她过了一晚上。
武志红老师总结,她目前的人生状态中有一个最重大的缺陷,就是爱情。
因为她的恐慌发作的那一天,也恰是前男友不再和她联系后的第三天。
人际关系的欠缺,我们常会有一些轻微的恐慌。这些恐慌也都在提示我们,关系的重要性,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我们最幼小的时候,如果没有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我们势必会死去。所以,关系匮乏所带来的恐惧,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源自对死亡的恐惧。
第六章——关系
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
50多岁的刘涛(化名)是一名私企老板,产业很多,儿子国外留学,看起来事业、家庭双丰收。
但他最近却与第二任太太不断发生冲突,原因确是因为养狗。
刘涛捡了一只特丑的流浪狗,太太十分不喜欢,太太喜欢的是家里漂亮的狐狸犬。
为此两人大吵一架。
其实刘涛本人也感觉流浪狗确实很丑,但是他看到流浪狗仿佛就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刘涛小时候又矮又丑,不受妈妈喜欢,妈妈喜欢高大帅气的弟弟。
太太对狐狸犬的喜爱和对流浪狗的厌恶,完美再现刘涛妈妈喜爱弟弟,厌恶自己的情节。
武志红老师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最终会在孩子6岁前被内化为一个“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
除非我们把某人当成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中的某个人,否则我们不会对一个人或物产生那么强烈的情感,这就是所有重要关系的奥秘。
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的,现在希望从配偶身上得到,于是,我们的生命就只是在简单地重复,童年的痛苦到了成年又重演了一遍,而改变却未发生。
武志红老师还指出,假若你和某个异性能完美地再现你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那么你一定会疯狂地迷恋上这个异性。迷恋他,是为了修正你内心的关系模式,是为了减轻你童年时的一些痛苦。
就比如,原生家庭父亲很暴力,长大后女孩就会对暴力男容易产生好感。
摆脱轮回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让你的身心归一,以你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你的真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