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后期异象频发,境内有一块大石头突然转侧立起,东平王刘云和王后亲自前往拜祭,后来被举报谋反。告密的几个人都发家了。
董贤很得皇帝宠爱,赋予了很多特权。其妻子、父亲等都升官发财,赐予的钱财不计其数。做了很多超越礼仪的事,费尽心机要给董贤封侯。
郑崇认为董贤受宠过度,后来因为一些事被问罪,最后死在狱中。资治通鉴里很多人都是因言获罪,话说回来,里面记载本来就都是上层的大人物,而大人物的主要工作就是沟通。
毋将隆和傅太后在买卖奴婢的价格上争持,汉哀帝很无语,考虑之前上位的时候支持过自己,只是免职。一次成功的站队够免死一次了。
鲍宣批评皇帝“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皇帝因他是名儒,也没治他罪。不过宣批评还是比较中肯的。
匈奴单于想来朝 拜见,但是当时汉哀帝身体不好,就不想见了。黄门郎杨雄极力劝谏,现在匈奴臣服汉的局面不容易,这样拒绝必然让匈奴和汉朝产生嫌隙,实在得不偿失。汉哀帝认为有理,毕竟当时南、东、西都好对付,最难对付的始终是北方。
丞相王嘉提出宠幸董贤太多,上于是渐渐不喜欢他了。表面看大臣说的很对,但皇帝为什么就是不爱听呢,并且还对提出意见建议的人反感?答案在1342页表面:汉哀帝亲眼目睹汉成帝国家政权操持在王氏手中的情形,因此屡次诛杀大臣,想效法汉武帝和汉宣帝加强君主集权,但是宠任奸佞,听信谗言,憎恶嫉恨忠直的大臣,致使汉朝大业从此开始衰落。也就是说,依然是权力分配的问题,只是汉哀帝不够明智,驾驭不了权势。
后期又起用了王莽、孔光等在民众呼声交大的人,还是为了平衡吧。想着把皇帝位禅让给董贤,效法尧舜,只是没想到董贤完全不是对手,加上王太后还在位,三两回合败下阵来,军政大权悉数归于王莽。
王莽善于结党营私,自导自演,演技一流,让自己人举荐赞扬自己,但每次封赏都极力推辞,用来蛊惑太后和民众。不断打压异己;又善于分利,太后和皇帝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人,专门结交有声望的人,对人性的掌握极为透彻;重视虚名,事实干得不多,通过贿赂来让周边藩国来朝贺,花钱搞一些祥瑞,营造一切太平,欣欣向荣的假象。一时权倾朝野,无可匹敌。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人物。
封为安汉公,当然也办了一些实事,比如规定车马、衣服、婚丧等制度,在各级设置学府等。
由于王莽演技一流,已经达到令人人恐惧的程度。
派人去调查民间情况,凡是歌功颂德的被封侯,报灾害的被诛杀。
汉平帝日益长大,因为当初隔离其母亲的原因,对王莽怨恨,王莽趁腊日大祭的时候向他呈献椒酒,并在酒中下毒,平帝在未央宫驾崩。
王莽立2岁的刘婴为皇帝,号称孺子。期间评定了起名的两只义军,王莽更加膨胀了,篡汉的想法由试探变成了真正实行。当然,就有人配合做一些祥瑞符命,搞得好像天命不可违的,王莽也是身不由己。哈哈。权力就是春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