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个人理解:这样说来我还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至少目前我还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或者是安乐中。为什么不能呢?其实孔子给我了答案——心安。因为我的心不安啊,就像颜回之所以在“一箪食一瓢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乐”,那是因为人家心安啊。这就是我们人为什么要修心,因为外界的很多环境是我们无法决定的,既然我们无法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懂得心安,让我们的内心安于当下。孔子又给了我们建议,虽然我们很难做到“仁者”,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智者”,因为“智者”可以向“仁者”的方向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