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罗振宇跨年演讲总结,2019年如何运用“小趋势”,赚取更大的价值

罗振宇跨年演讲总结,2019年如何运用“小趋势”,赚取更大的价值

作者: 寺悦April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22:34 被阅读212次

01 被朋友圈刷屏的“跨年演讲”

往年朋友圈在岁尾年头最爱刷屏的无非是个人的年终总结或者丰富多彩的跨年狂欢,而今年大众的价值观明显在发生着改变。在各大卫视明星霸屏的跨年晚会轰炸下,深圳卫视如一股清流一般直播的是知识力领军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02 即将成为热词的“小趋势”

相比较往年关注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趋势”,今年一反常态,主题为“小趋势”。

罗振宇透露,今年将开讲“那些1%的人已经强烈感受到的小趋势”。据了解,本次到场观众7884人,为“时间的朋友”倒数第十七场。

“小趋势很小,很难被感知,它不发生在我们熟悉的领域内,是一个变化撞到另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再引发出更多变化,不是大趋势的小时候,但是具有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能力。”

罗振宇定义小趋势为“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他表示,这一概念是由未来学家马克·佩恩提出来的,但真正让他意识到其价值的,是经济学家何帆的一席话:“在今天世界的发展速度里,人口的大多数地区所反映的大趋势反而是确定的。因为他们是存量。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一部分人新近涌现的共识,他们才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变量。”

罗振宇认为,小趋势必然能成为2019年的流行词。因为一张通票吃遍天下的时代结束了,现在不能跟随大趋势了,不能随大流了,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学会新的方法。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视野之外,一小部分正在凝结成的共识、正在采取的行动方式、正在进入的生活处境,就是“小趋势”,“在趋势里面的人觉得这是一片海,在趋势外面的人觉得这只是一滴水。”

罗振宇提醒创业者,在小趋势的逻辑里,没有末班车。“现在很多领域是大佬的游戏,头部公司已经形成,如果你觉得,现在这局游戏不是你的游戏,没关系,别打盹,因为这局游戏是那些大佬的游戏,有可能产生的那个连锁反应会滚到你面前,改变你的游戏。上一个窗口虽然关闭了,但是没准属于你的窗口,正在打开。”

当听到罗振宇讲到这里的时候,不得不佩服罗胖的逻辑思维力。不经意间给所有年轻的创业者打了一针强心剂。头部已经形成,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时刻准备好。因为我们可以猜到故事的开头,往往猜不到故事的结局,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走好每一条必经之路,做好自己。

人生就像一台戏,演绎的好是故事,演绎不好是事故。2019,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罗胖常说:人生所有难题,知识给你答案。但是知识不会改变命运,除非他带来行动,行动不会改变命运,除非他带来结果,是结果在改变我们的命运。

他总结,超级平台形成后,也会因他们出现的小趋势,谁捕捉到了,把它变成了自己命运的一部分,在小趋势的逻辑里,没有末班车。“而想借小趋势的人呢?没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他只是随时在做准备,把自己感知能力磨得锐利无比,随时准备、随时捕捉、等待那个小趋势的信号的传来。”

03 找到自己的激发词

2019年已然来临,无论何时,只要行动都不晚。2019年,找到你的激发词,然后行动起来。让行动产生结果,让结果来证明你一定可以。

脸谱网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早年离开华盛顿,想要到硅谷找工作,从政界走向商界。当时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面试了她,并为她提供一份工作。但是,桑德伯格觉得拿到的职位和title并不好,因此有些犹豫。施密特劝她接受这份工作时说:“如果你在火箭上得到了一个位置,不要考虑位置好坏,先跳上去再说。”

那是2001年的谷歌,接下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2008年时,桑德伯格被马克·扎克伯格请到了另一架马上要腾空而起的火箭上,这一次位置好得多,首席运营官。所以,你看,首先你得在一个好的圈子里,与此同时,你才可以遇见更好的平台,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要想见到山上的风景,首先你得到达山顶。

雷军开始创业时总是讲,人和公司都要顺势而为,没有比这个故事更好的说明了“顺势而为”这四个字。

04 人生三借

借势:

时势造英雄,读懂趋势、把握趋势才能赢在未来,人生最大的智慧是选择,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借智:

聪明人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智慧的人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快速行动,节约人生成本、缩短成功时间;

借力: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造船出海,不如借船出海,善用借字,成就一生!

05 认清事实

罗振宇说【所有趋势都起源于事实,想抓住小趋势,那就得能认清事实。】那么,我们要如何看到事实呢?根据演讲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

a、区分真实世界和感觉世界

b、别把自己当主流

c、拥有还原能力

关于「真实世界」和「感觉世界」,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梁宁在大学校园里做了一个调查,询问「长得不好看的人会不会自卑」,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个参与者都表示:「我怎么会知道?我的相貌中等偏上。」真实世界里你的五官比例、身材尺码可能不那么完美,但在感觉世界里人人都觉得自己的相貌中等偏上。要看到事实,首先就得跨越二者之间的这道鸿沟。

你发现你的身边大学生居多,所以认为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然而实际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人口的总和的 5%。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远超过自己感知力的共同体当中,若把自己当作主流,你很难去看清事实。

【还原能力才是做事的人,逼近事实真相、把握小趋势最稀缺的能力。】突破自身局限,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才能逼近事实。

06 感知「非共识」

什么是「非共识」?「小趋势」就来自于「非共识」,创新的本质就是「非共识」,从脱离共识,到再造共识。想要感知非共识,须得「回到母体,强化母体」。我记得以前跟一位老师聊天,那位老师说,如果你做的事情和大众做的事情一样,那请问你和其他人有什么差别。所以做事的差异化,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力,才能引发行动力。而锻炼思维力最好的工具就是思维导图,培养思维从小事做起。

实际上,非共识来源于更深处的共识。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回到一个古老的事物,用全新的手段再做一遍。我们去聊「电竞」的时候,会把这当作一个「新」东西,然而当你拆解「电竞」二字后便会发现:「竞」即所回到的母体,「电」即这个时代对其的强化。

汉代把经书刻在石碑上,需要先刷墨后拿纸拓下来带走。这和印刷术几乎没有区别,但最先提出可以用这个办法做印刷的人,就是「脱离共识」的人;人们接受这种创新的过程,就是「再造共识」的过程。感知到「非共识」,则意味着创新。

07  你的时间够用吗?

答案是:够。前提是以整个人生为尺度,你要干好以下两件事情:

足够熟悉环境,避免发生「信息过载」的情况调整人生选择的标准所谓「信息过载」,即你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且杂,让你深切感觉到时间不够用。

对此万维钢老师有一个判断,让你感到「信息过载」的原因只有一个——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太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初刷抖音、玩快手时,你会感到应接不暇;在你熟悉一段时间后,则会觉得没东西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潜意识加工”。你会对你熟知的事情觉得更加的快速和便捷。

比如,从目的地A到目的地B,再从B走到A,你会觉得哪个更快。很明显是B,因为我们往往对熟悉的事情会印象深刻。

当我跟你讲一个你从未听到的知识的时候,第一次你会觉得好奇,然而当你再次去看包含这段知识的故事的时候,你会对我讲过的这段知识记忆点最多。这就是潜意识的加工和认知,也会觉得知识的获得更轻松和快捷。

罗振宇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能拥有百岁人生。而在这种更长的人生维度中,你更应该分清什么能够穿越时间,什么会被时间过滤,前者坚守,后者翻篇,挣脱眼前的利弊,选择对自己更有价值、真正重要的事情。

08  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关键词是:良知良能,人的信用,信用飞轮

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人与人之间会建立起直接的感知和判断。然后用这张信用网络,将周边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互联互动的信用体系,让人和资源在自己身边运转起来

这个过程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信用飞轮」

罗振宇举了顺丰作为例子。顺丰老板王卫会帮被打的员工出头,花 1 个亿定制耐克工作服,顺丰让快递小哥觉得工作有尊严、有体面和有安全,这个信用飞轮变推动起来。

顺丰小哥站到用户面前,也会感受到尊严、体面和安全感。用户体会到顺丰的服务,也会继续信任。因此信用飞轮持续往前推动

罗振宇之前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节目中也讲过一个故事叫做“信用绑架”。我们在开始做事时,并不知道下一步会进行到哪个层面,但是随着客户群体和粉丝量的增多,你会被架在一个高度,无法下降,这就是事儿推着人往前走。比如一开始他在录制60秒音频的时候,只是去做,但是慢慢的随着粉丝的期待和忠诚度的增加,他无法懈怠,因为你不能辜负,此刻你已经有一种使命和责任感,所以,你必须不断激进。这也是如今很多知名企业不断投放广告的原因,这是信用绑架和舆论压力,在逼着自己不断迭代。

如今,算法、机器、人工智能越发普及,然而在很多场景下,依然呈现为一个人推动人的世界。比如拼多多 app 界面上的商品是由算法推荐,但李大妈在拼多多上看到一个东西,说服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拼团,其中就是基于人的信任。

09 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长期主义,也就是坚持

小趋势的信号也许很微弱,然而把它作为一个确定性的事物长期坚持,普通人就能在时间累计中获得【复利】,收获奇迹。

当一个普通人长期、持续地去坚持某个小趋势,外界的资源就能够被个人整合。

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你可以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来对冲外界的不确定。

10 二十一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

百度COO陆奇说:“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期望的位置”;“尽可能远离舒适区。因为一旦如此,你就可能陷入极度危险的状态”。此话不假。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说过一句更吓人的话:“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要有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那你就落伍了。”

其实,人和公司的成长过程,无外乎接受变化和不确定性,努力从中获益,而不是破碎后无法重建。

习大大在年终寄语中也说道: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在过去三次跨年演讲里,罗辑思维的目标人群是新型创业者,主题是「5 只黑天鹅」、「中国式机会」,主要讲述相对宏观的市场变化、商业机遇和社会趋势。

而在这次跨年演讲的目标人群是「做事的人」,主题也从以往的大环境聚焦到了普通个体,讲述我们这一代人具体应该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把握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是「小趋势」。

罗振宇费劲口舌跟我们讲的这些道理,或许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别指望新年伊始立下 flag 就能够治好 2018 年的丧病,或者从崩溃、原地打转中解脱,俗话说念念不忘,必然很丧,所以,我们要抬起头向阳而生,我们要展望明天,坚持自己的确定目标,在不确定的洪流中,探索追寻,时刻准备着迎接【小趋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振宇跨年演讲总结,2019年如何运用“小趋势”,赚取更大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mt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