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的原因:
1.自己不会写评论, 总觉得提不出一个自己的观点。 主要是读完了书, 或者看完了电影没想法。
2.作者我还是蛮喜欢的, 读过他其他的书, 很朴实。
这本书主要讲了如何打造自己的观点。 从生活的日常到影评书评, 作者举例很多浅显易懂的例子, 其中也不乏名家。让人读起来感觉很真实。不过仔细想想作者的方法, 很多是在中学写作文时都学过了, 只不过当时没学好用好,这次又加深了一下印象。 把该学的好好学精其实可以省好多时间, 例如这本书其实可以不看的。
有些点记了笔记, 例如
0.要新颖与人不同。
1. 写评论前明确自己的背景, 给读者一个参考
2. 手把手的指导是评论的有效方法, 这个就像是一点儿一点儿的喂给无经验的人士看了。可是要怎么写的详细有不啰嗦呢。
3. 对一部分进行限定评论, 说明立场, 以及懂得舍取。
4. 要把关键词体现在标题中
5. 通过引用提高价值。
6. 关于思考技能, 主要是类比, 联想,辩证, 现象学 ,系统思考。
7. 行业竞争其实是重复辩证法的竞争。
8. 现象学
- 暂且抛去对经验真理的确信, 首先关注现象本身。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某种认识。
- 重新贴标签
- 以产出为前提会更用心观察, 表达出所见所闻,例如下面引用村上春树的话
- 重返童心
9. 一个去旅行的人, 也希望增长见闻, 但是如果抱有先入为主的观点, 即便好不容易看到一些新颖的食物, 观察的眼睛也会被成见蒙蔽。
10. 系统思考
- 把经验灵活用到下次 (懂难做系列)
- 养成俯瞰全貌的习惯 - 见多识广, 纵观全局。
. 如果平时全体员工就养成重视组织整体的习惯, 即便产生对立, 也可以得出一致而且合理的结论(员工的素养也是领导的培育能力)
- 图解
- 解在事物关系中 (从关联的事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环境, 数据分析), 喜欢的引用如广松涉。
-
喜欢的引用:
黑格尔 - 《精神现象学》:
人类的精神是根据世界上辩证法的运动发展的。一边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一边利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复克服解决这些矛盾, 形成了今日的精神。
村上春树 - 《每天为梦而醒》
我虽然会尽详观察, 但还是避免判断她们是怎样的人, 比起定性, 我更多考虑的是“她们对于一些事物是如何感知的”, “之后她们要去什么样的地方” 。。
广松涉 - 《物。事。语》
平时我们经常用“物”以及眼球, 但是也应该尝试着眼于代表现象的“事”, 也就是说, 这也是一种用“事” 来溶解由 “物” 构成的世界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