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死”考“活”为素养

考“死”考“活”为素养

作者: 童国强 | 来源:发表于2016-11-18 17:19 被阅读0次

     

报告会现场

考试是语文学习无可回避的话题,中考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事实。今年,我参与了金华市的语文中考命题工作,今天九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东阳横店举行,借此机会我谈一谈命题的感悟。

一、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是一份好试卷。考查的内容有“死“亦有“活”,整份考试卷都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植根于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语文综合素养重点包含了哪些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17点关于语文的综合素养的要求。但具体分析,真正完全属于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是太多。钱梦龙先生也曾质疑过《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综合素养的说法。按照他的理解,其中5点是最关键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对母语的感情和态度、文化视野。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综合素养关键在于一点: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

考“死”考“活”为素养

三、2016年金华中考试卷考"死"考"活"为素养

(一)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第4题的名著阅读,第2小题,考查“淡然面对金钱”的人和事。现代文阅读《信》,考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信”的理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理解至真至善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对“信”的含义的理解,还是对营造“诚信”社会风气的思考,都考查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现代文阅读《西塘的水上清洁工》让学生理解追求“诗意的生活”的美,摒弃功利的、古板的人生态度。古诗文的阅读《胡翰传》《示顺生》,以金华的名人的传记和诗歌为材料,让学生感知金华先贤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质朴情怀。作文材料《开关》,也意在弘扬真善美,弘扬正能量,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一个有责任感、正义感、有情怀、有思想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视野的考量和人文素养的高度关注,体现了新课标的语文教学、评价核心的理念

(二)注重考查语文能力的融会贯通

2016年金华中考试卷的最大亮点,就是文言文和古诗文考查合二为一,打通了文言文和古诗文的阅读界限。试卷选用了《明史》中金华文化名人胡翰的传记和胡翰本人写的诗《示顺生》,让学生融会贯通,综合概括文本的内容和主旨。试题第19题,要让学生结合诗文来理解,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诗文阅读的综合能力。议论文阅读在题型上,改变了以往简单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思路,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真实理解,尽量避免术语化的倾向。第5题,我们打破了考查文章论点的传统题型的设计,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选项中现代汉语和文言词句组合,打通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的界限。语言运用的考查上,今年的试卷也一改往年的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的形式,采用了材料型作文题。但又不同于前两年的新材料作文,让学生根据材料来提炼写作主题;也不同于曾经风靡一时的话题作文,材料后给学生提出话题。试卷选用美国作家谢尔的以《开关》为题,异想天开的一段话,作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引子,引导学生既可以写实又可以写虚,虚实结合,让学生尽情发挥写作的才情。名著阅读考查的第4题,由课内杨绛先生写的《老王》中的“老王”事例为引子,让学生做适当的比类联想、拓展引申,打通了教材和课外名著阅读,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三)引导学生多读书活读书

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不二法门。第1小题,考查语音和字形,试卷选取了朱光潜《谈文学》中的片段,检测考生对文字音形义的识记同时,让学生清楚语文学习之“要义”。名著阅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今年重点考查《骆驼祥子》中的虎妞的语言和《边城》的故事情节,淡化死记硬背名著内容的考查方式,把考查的内容设定在整体感知和阅读启示之上,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和精神之光,实现一次比较成功的华丽转身。现代文阅读,让学生整体感知,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方式领悟作品的主题。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从文本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有用信息,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规避考试的套路答题的“秘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要经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历练。语言运用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购买车票”事件为出题点,通过让学生读取并转告乘车信息,来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倡导了“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的教学理念。

考“死”考“活”为素养

四、对九年级语文教师的一点忠告

面临中考,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比较大,但不能以考试来应对考试。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要教“死”(强化积累),更要教“活”(注重方法指导、能力的提升),该“活”的千万不能教"死";要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追寻语文教师诗意的优雅的教学境界,语文教师多读书、多写作,做一名精神富有、生活充实的幸福语文教师!

-

相关文章

  • 考“死”考“活”为素养

    考试是语文学习无可回避的话题,中考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事实。今年,我参与了金华市的语文中考命题工作,今天九年...

  • 新动态:2020高考风向标2

    新动态:2020高考风向标2 语文 【考向1】语文高考就考两项最核心的素养——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 阅读素养,就是...

  • 考死官

    我的同学宋焘,当年高考失利,只考上本地的师专,毕业后回镇上当了一名语文老师。第一次同学聚会,他发现所有人都比自己单...

  • 空玄清|法考考生的八荣八耻

    一、以有所思考为荣,以单纯背诵为耻 法考是一场考试,考查的是法律素养,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核心或者精髓的把握。法考复...

  • 新动态:2020高考风向标9

    地理 【考向1】地理高考考查的学科素养: 包括区域认知素养、 综合思维素养、地理实践力素养。 区域认知素养 能够以...

  • 新动态:2020高考风向标4

    英语 【考向1】高考英语的学科素养: 包括交际素养、学习素养和思辨素养。 交际素养指在相对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主题语境...

  • 核心素养下的考试方式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有感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调侃,是当今学校教...

  • 日记197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考了数学的素养大赛,下周三就考语文的日积月累素养大赛了,老师建议我们把日积...

  • 考,考,考

    这两天因为考试,所以和可可见了面。话说这还是今年第一次和朋友见面呢。因为考试,所以聊的不多,但还是把我妈想让我考研...

  • 考!考!考!

    从小考到大,到了不惑之年还在参加单位的考核,厌烦是难免的,厌烦所以不会重视,也不会积极备考。临考了,才知道要考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死”考“活”为素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q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