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讲得最多的就是君子,我认为从心理学上分析,君子是活出生命力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兴趣,不被外界环境所束缚,做事遵从内心。从社会学角度讲,君子充满正义感,对社会有贡献,他们精神富有,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论语》里说孔子的学生中,子贡真是非常聪明的人。师生之间谁也不说破,可彼此都心中自明,这就叫默契。我觉得这是一种误导,中国人就喜欢含糊其辞,“你猜”,很多事情如果不说出来谁知道你怎么想的,很多人总喜欢点到为止,让别人去悟,这极大的增加了沟通成本。一个真正的君子,在自己的位置上任劳任怨,不会再有其它的非分之想。如果富有,就顺其自然;如果贫穷也没什么,心态照样平和。这两句话是不是表明中国文化有宣扬逆来顺受的成分,叫人们老老实实做事,不要有那么多想法。但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内心都不平和,他们很多是受着恐惧驱动,害怕将来发生对自己不利的事而不断努力。
《论语》里讲“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我认为“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意思就是治国有方,就是有智慧;治国不遵循礼法,就是无知的。罗振宇老师说面对世界纷杂的变化,我们要回归简单,所以面对公司管理的问题,我们就回归最简单的问题上,比如像老干妈,他就认真做辣椒,不融资、不上市,所有的交易都在约定时间付清,不赊账,不拖欠货款。伟大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论语》中还说,人和人相处要有分寸感,我认为和人交往就要记住两个字,珍惜。比如珍惜亲人之间的情谊,同学之间的情谊,同事之间的情谊,朋友之间的情谊。懂得珍惜两字,就会关心而不打扰,帮助而不索取,懂得珍惜就会为了彼此的平安而努力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