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不易的是家庭教育
文/二月兰
20210703 星期六 雷暴雨
看美国影片《天伦之旅》。
名叫弗兰克的父亲,在妻子去世八个月,一个个孩子相继电话取消团聚之后,不顾自己纤维化的肺踏上了探访孩子的旅程。
戴维、艾米、罗伯特、黛茜, 他辗转火车、长途车,一路去看望他的四个孩子。可没有一个欢迎他的到来,即便有时间也各种借口逃避与他相处,甚至委婉拒绝他小住几日。一趟旅行,他只从小女儿那里得到了担忧、依恋与拥抱。
原来,他最不放心的,也是第一个去拜访,却始终没有敲开他家门的儿子戴维出事了——他如父亲所愿成了画家,可在售毒时被抓,最后意外死亡。
弗兰克自小对孩子严厉,希望他们能成为让他自豪的人。平时,妻子也总在他面前夸赞孩子们的出息,可事实上,孩子们都生活得并不像他了解的那样光鲜亮丽,得偿所愿。
艾米的儿子成绩很差,并非第一名,婚姻生活也亮起了红灯;罗伯特只是个普通的鼓手,而是非指挥家,做着喜欢的音乐;小女儿是个单亲妈妈,独自扶养着孩子,她肯定也并非领舞的主角,有着无数的演出机会……每个人都努力地活着,尽管可能不太如人意。
他的药被抢劫不成的年轻人踩得粉碎,最后无奈选择坐飞机返程,却差点一命呜呼。他的儿女一个个飞回了他的身边,他终于知道了戴维的故事。他才意识到自己当年是多么忽略了孩子,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妻子也不够细心,他也才知道什么出人头地并没有那么重要,家人团聚,生活幸福快乐才重要。
记得也看过一部国产电影,张国立主演的老头也是在妻子去世后一路去探访自己的孩子,连人物设定都是一模一样的。现在看来是翻拍了人家的,只是人物没有太多冲突,形象也没有这样饱满。喜欢大团圆的国人,也过滤掉了许多的负能量,什么贩毒啊单亲妈妈什么的。
刚开始看,感慨的是老年人的孤独与不易,后来发现真正不易的是家庭教育,是成年人的生活。
传统认知中的夫妻,男主外女主内。弗兰克这个可爱老头,曾是个刷电线外壳的油漆工,他就负责挣钱养家。他很是以此为傲,凭着自己的劳动一刷子一刷子地刷出了孩子们的未来。因此,当踏上旅途时,看着邻座的女士望着窗外,他得意地出了个谁也不可能猜出结果的题目:你看到了窗外最美丽的风景了吗?原来窗外那些一闪而过的电线杆上架设的电线,在他心中是最美丽的。他说,看到电线杆,其实看到的是那塑料皮。他很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工作,说当年他就是刷这个的。当他得知自己的孩子的现状,他喃喃自语的是当年自己每天要刷的公里数以及多少公里才能供养一个孩子。
可是,一个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着热切渴望,希望他们未来出人头地的父亲,显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与尊敬。戴维想成为一名画工,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画家。其实,父亲也并没有南辕北辙,离经叛道地把自己的梦想与期待嫁接在孩子的身上。可他怎么就成为了一个失败的父亲呢?我觉得那个始终没有出现在镜头里的母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起码没有真实地就孩子们的真实梦想与生活,真正与丈夫进行过沟通与交流。她也没有在父亲与孩子子之间架设好沟通桥梁,更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一位家长制的父亲。在最后的团聚中,他负责烤制火鸡,当小女儿告诉他,妈妈当年还会再烤半个小时时。他神秘地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每次烤火鸡,你妈妈都是烤焦的。”
这个画面真是动人。这并不是一个一言堂的父亲,倒是很宠溺与包容这位孩子妈妈。我大胆猜测,也许在这个家庭里真正说话算了的是母亲。可她怎么容许自己的孩子与父亲产生这么大的隔阂?凭什么在每次联系时,当孩子们说“爸爸,妈妈呢”时,就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孩子们的问候,而把这位父亲排除在外了呢?好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在每个人之间建立起亲密的链接,而非只有俩俩的亲密关系。
我的孩子始终保持着与我们的亲密链接,他会接纳我们每个人本来的样子。他会安慰我,也会时常提醒我:爸爸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你不跟他计较……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畅通,能够真实表达,这才有幸福的可能。
弗兰克每结束一段旅程,都会发现孩子们的真实生活与他的了解出入甚多。他并不是一个马大哈的父亲,只是年轻的时候,他不属于自己,年老了终于属于自己了,才发现太多的无能为力。所以,沟通得日常化,得持久化,否则,疏离了很难再亲密起来,即便是亲情。
后来,弗兰克再度来到戴维曾生活过的城市购买孩子画作。看到戴维那幅电杆电线图时,他欣慰地笑了。这幅画象征的应该是童年记忆中的父亲形象,也是他内心对父亲的认可吧。可是,这一切是不是已经晚了?
有些遗憾,真的可以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