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第1369篇
今天晚上,迪美慧线上沙龙活动可以算的上是群英荟萃。在主持人美含妈妈的精彩主持和贤慧妈妈的完美总结之下,垚渊爸爸、依诺妈妈、金燕爸爸、志正妈妈、灿灿妈妈和我,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这次线上沙龙的主题《如何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因为时间比较仓促,一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我,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只能在脑子里临时组织一下材料,前言不搭后语的从孝敬和利他行为两个方面,围绕着《如何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个主题进行分享。第一,我觉得孩子要想做一个善良的人,首先要懂得孝敬老人。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所以,如果孩子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行为,不是蓄意遮掩,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后,我又从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不要总是守着孩子的面,说老人的坏话。避免给孩子幼小心灵的简单认知里,留下奶奶或者爷爷是坏的或者不好的等不良印象。从而给孩子以后对老人的孝敬埋下祸根。还有当电视里出现老人孤单单的看着大门口,好像盼望儿女陪伴的镜头时,要引导孩子人老了最需要的是陪伴,并且自己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回家陪伴老人,从而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孝道”的善良种子。孩子长大以后,必然会成为一个懂得孝道的心善之人。
第二,我觉得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懂得遇事替别人着想的利他行为。因为孩子有了利他行为,遇事就不会只围绕着自身的利益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也会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换位思考。这样,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凭借自己那份懂得换位思考的善良,赢得幸福的人生。
然而,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不但要用自身的行为,来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孩子生气时,踢了小狗两脚。我们要告诉孩子,小狗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你踢它,它也会像别人踢你那样疼,那样不高兴。这样,孩子就会懂得自己踢狗时,狗会疼,也会不高兴。从而懂得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懂得换位思考!随后,我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篇亲子日记《女儿的利他行为》。因为我接孩子停车时,想到了宁可多跑一段路,也避免对路面上的稻谷进行碾压。从而,也在自己的潜移默化之下,女儿也想到了同样的利他行为。
总之 ,教孩子成为善良的人,要端正积极向上的心态,做善良人善良事,要有底线思维,潜意识里的善良要带点锋芒。
利津高级中学高一,二十二班郭明迪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