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今日,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春浴日,女儿节,同时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情人节,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诗情画意的传统节日。

四时之景,此时最美。天空湛蓝,微风轻抚,草木青青,杨柳依依,浓郁的花香,明媚的阳光,呼吸里满是春的气息,清新迷人。
身处南方,嗅不到家乡春的味道,不能沐浴醉人的春光,实乃一大憾事。但美好的回忆却像一树绚烂的桃花,绽放在我的面前。
我和先生,还有相约的三、五好友知己,每年的今天或者前后几天都要欣欣然投入春的怀抱。

有一年的三月三,我们一行八人去了博山的石马(即现在的五阳湖风景区亦即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取景拍摄地)去看桃花,那时我们已都是“四老五十”的年纪了,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个个跟孩子似的,远远地冲着水库扔石头打水飘,看谁扔得远,看谁打的水飘多;上树摘花椒芽、山楂芽,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用刀子、铲子挖地里的苦菜、荠菜、婆婆丁,我和一哥们不怕苦,肥嫩的苦菜愣是吃得津津有味。
“三月三”是我们其中一对的结婚纪念日,我们大家一起七手八脚为他们编织花环,桃花、梨花、樱花在花环上盛开,他们戴着花环,相互依偎着,幸福的心花儿也在怒放。
可惜那时候手机还不能拍照,未能实况记录下一个个幸福、快乐的模样。
唉,今日既然与今人尚且不能相聚,只能仰仗回忆取乐,那就干脆退回千年,与书圣王羲之同欢吧。

王羲之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42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
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