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手翻到了高中时期的笔记本,不敢相信这是十几年前的我写的?
“适度的比较可以让我们增强学习的动力,而过度的比较则会令我们丧失理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太过热衷的和他人比较”
“理科题一定注意对称思维,数学里有对称变换的问题,很多物理题中也都可以分为完全对称的过程,这就是解题的思路,比如,动能定理求解某些未知数,其中涉及到求变力做功的问题,变力的功很多时候是对称的一正一负,知道了这一点,很多难题也可迎刃而解”
“英语做题要注重顺序,最佳为:先做二卷->前两个阅读->完型->后两个阅读->单选。做题要牢记这一顺序,因为单选最后做,即使剩很少时间也可以做完,而且这种情况下,只凭语感做,省去很多顾虑也会有更高的正确率”
……
看到这些,真心觉得,曾经的自己是那么的优秀,当然,这里的优秀并非是和别人比,只是单纯的和现在的自己比。
曾经的自己,有思想、善于总结、勤于学习,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成就那个时候的我,那个数次全校第一的我,那个做任何题目都游刃有余的我,那个面对任何难题,都会追求最终答案的我。
现在的自己,没有思考、没有积累、更别提学习。拖延、遇到问题不再刨根问底。每当我努力回想自己一天的所做所得,所思所想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一片空白,这种缺乏了灵魂的生活,更像是行尸走肉。这样的生活,更多的只是为了活着。
生活不该是这样,不该是活着、以及靠各种游戏、娱乐应用打发时间。今年已到而立之年,我似乎只活出了生命的长度,但却没有积累出生命本该有的厚度。而立之年,因何而立,凭何而立?我想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想要在任何一个年纪,不再是忆往昔,空余恨。
感谢你,18岁的我,为我阴霾而迷茫的生活,照进一束微弱的曙光。
30岁的我,借着光,努力奔跑吧,希望40岁的我,也可以同样感谢现在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