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和交谈
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和《复乐园》,觉得挺有意思,发现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思维在很多方面的确不同,差别不小。正因为不同,所以更可以给人启发,我挺喜欢。于是遇到《丈夫这东西》,便马上借来读,觉得相当有趣,深刻描述了日本男人的心理,还有合理的解释。
书中有一段提到日本的丈夫在婚前当然也会甜言蜜语,但婚后则往往沉默寡言,和妻子孩子几乎没有交流。他们白天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下班后往往到酒馆消遣,为的是找人倾诉工作中的碰到苦闷挫折,开口便滔滔不绝。其实别人听不听无所谓,每个人都纷纷倾诉抱怨,而听众只是一味附和,并不认真在听。也有人找陪酒小姐,当然小姐非常懂得这些男人的心理,只是随口答应,胡乱应付,让他们开心。而丈夫们则非常满足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于是第二天又可以满血复活,去迎接新的挑战和苦恼了。
传统的日本家庭,男人只管赚钱养家,而女人则挑起家务,照顾丈夫和抚育子女的重担,各管各,分得清清楚楚。所以男人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既没有本事管,更是懒得管,完全不负责任。丈夫回家后,不需要和妻子说什么话,妻子准备好洗澡水,他们洗澡睡觉,常常顾不上和妻子亲热就进入梦乡。如果偶尔有时间和妻子在一起,丈夫要么听妻子唠叨后“嗯,啊”几声,要么来个“一言堂”,抱怨倾诉,只听得妻子好不耐烦。有经验的妻子只好假装听,免得麻烦。所以,渡边认为,日本丈夫不会交谈,他们根本不懂。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我喜欢当听众》。我有一个朋友常常和我抱怨,好像总是他先给朋友打电话或者微信聊天,而他们却从来不主动打过来。如果他不打,恐怕要老死不相往来!不仅如此,更有点让人吃不消的是,有些人一旦有了这个机会,便开始无穷无尽的倾诉,别人休想插一句嘴,连说几个小时都可以。即使偶尔他被“恩准”说几句,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听,这简直太折磨人了。他觉得有点害怕,这样的人谁还敢打电话过去呢?当听众可以,也有不少好处,但只能当听众,恐怕就没有意思了吧?
我写《我喜欢当听众》,其实也有点隐蔽的意思:别人是不是也喜欢当呢?根据经验,似乎愿意当听众的人不多,而积极充当发言人的却太多了。
另外,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有个大毛病:因为记忆力退化,往往把同一件事讲了无数遍,却不自知。反反复复讲,听众再有耐心,也要崩溃的。比较明智的人当有点怀疑,就直接问对方:这事我是否说过?
所谓交谈,是双方你一句,我一句才算。但一个当发言人,另一个当听众,就不是交谈了,这太不公平。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有些人就是不懂。也许并不是不懂,而是自己感到太寂寞,很久没有说话的对象,心里憋得慌。好不容易有人送上门来,哈哈,太好了!便拼命抓住这个机会,绝不放手。自己倾诉一通,爽了。但结果也可悲,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么?人家被你吓坏了,不逃跑不行!
下面不妨提醒想要交谈的人几条规则:
[if !supportLists]1. [endif]自己说,也让别人说。不必完全对等,但至少要让别人有机会说话。
[if !supportLists]2. [endif]注意观察,当别人想要插话,自己应该马上停下来,听别人说。
[if !supportLists]3. [endif]认真倾听别人的话,不要只想自己的事。
[if !supportLists]4. [endif]重复的话尽量不说,没把握就问一下对方。
[if !supportLists]5. [endif]不随意岔开别人的话题,马上又回到自己的话题上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很不礼貌的。
[if !supportLists]6. [endif]自己需要倾诉,需要别人理解,自己得到安慰。记住:那是别人给自己的优待。别人花费了时间精力,听了和他无关的事情,是对自己的很大的帮助,要感谢别人。而且这样的事也应该是对等的,也给别人倾诉的机会才合适。
[if !supportLists]7. [endif]朋友之间交谈当然没有“说得越多可能越暴露自己的无知”的担忧,但的确有人觉得不如多听更有收获。因为自己说的不过是自己早就知道的事,而听对方的话却很可能是自己不知道的新鲜事,当然更有意思。
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一旦情绪上来,便控制不住。所以需要随时不断提醒自己。唯有这样,交谈才能正常进行,才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