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唐荣耀:性情温纯的他 是如何在乱世中把握机遇就地为王的

大唐荣耀:性情温纯的他 是如何在乱世中把握机遇就地为王的

作者: 我的支离不破碎 | 来源:发表于2021-06-05 09:13 被阅读0次

    《大唐荣耀》里太子李亨性情温纯,当了大半生唯唯诺诺的太子,在夹缝中求生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可以说,虽然有太子的荣光,但并没有为他带来多少傲视天下的魄力。

    因为这个太子在皇上面前说话没分量,更没有监国或做决策的权利。

    事事,还是皇帝说了算。

    当太子的,不希望皇上退居二线,让自己发光发热,走上舞台吗?

    当然想。

    不想当皇帝的太子,不是好太子。

    可是想归想,不能明面上说出来。说出来,便是不忠不孝。这个罪,于公于私,都让人承受不起。

    所以慢慢熬,似乎是唯一的道。

    这时,大唐荣耀的转折点出现了。安史之乱爆发,皇上带着太子等皇亲国戚往蜀郡避难。

    说是要保全龙脉徐徐图之,可匡扶北方,人都不在北方坐镇,谈何收复呢?说难听点就是撇下都城撇下一方百姓逃难去。

    太子焦躁。一方面有确实为国的忧虑,一方面便是跟着去蜀郡,他依然只能做无用的太子,他为自己前途堪忧。

    他的抱怨牢骚,是多年来压抑隐忍的爆发。

    李俶得到大臣李泌指点。用民心、军心、百姓造势。太子果然被留下来做主。

    太子妃张氏擅长洞察人心。她早已把太子心思摸的透透的。

    请命。让太子就地为王。反正天下早晚是太子的,早继位,她便能早日当上皇后。还能给太子留个大义的好印象。

    被人说中心事,太子惶恐。但难道这不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吗?只是他在等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而已。

    太子妃联合了几位大臣上书,希望太子能承担起解救天下苍生的责任。

    太子故作矛盾,先拒绝一番。直到建言的大臣、将军越来越多。

    李俶和李倓不负众望,打了个翻身仗。唐军士气瞬间高涨。可是下一步决策,还是等皇上定夺?皇上远在南方,也不了解具体军情,怕是一来一回传旨意,耽误了时机。

    这时,有个人在跟前,可随时做决策就太重要了。唯有太子,是最合法的继承者。那么为了早日收复失地,便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而不是拘泥于正常的传位流程了。

    有人点火,但火候还不够。这种大事,必须要千呼万唤始出来,必须要盛情难却,才有上位的姿态。

    太子就在这样的关头,被有利条件蕴念的差不多了,再恭敬不如从命,逆流而上。

    但是他这个皇帝,还是有硬伤的。那便是玉玺和传位文书,还没有。

    所以永王,不认可他,也不听他调遣。

    怎么办?继承大统,仪式感不能少,象征皇权的玉玺和合法的传位文书,更不能少。

    没有这,他就只能是个代皇帝。

    李俶自请,去蜀郡要这2样东西。

    这场大灾难,唐玄宗要负最大责任。他自之有愧,加上老了,心力不济。杨贵妃之死,对他打击很大。要不是不想这么不光彩地落幕,也许他早已有了退位的想法。

    眼下江山支离破碎,若不能趁胜追击将叛军消灭,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还怎么拥护李家王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放下心里的那点不甘心,太子继位,指挥前线,在李俶等几位将军的同心协力中,扭转局面,那便是极好的。

    不得不说,这个老皇帝还是清醒的。放权,才是爱。

    乱世,有乱世的机遇。李亨便是这样一位及时把握住机遇上位的皇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荣耀:性情温纯的他 是如何在乱世中把握机遇就地为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cq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