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刘贬曹”的真相——《三国演义》 092716214 缪凌智

作者: 梦工厂之八戒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09:35 被阅读106次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所著的诸多作品之中,《三国演义》为其最得意的作品。《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五十多岁之后开始撰写的,他对历史有了较为成熟的看法,也正因如此才能写出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

            仍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完《三国演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刘皇叔的喜爱,对诸葛亮的钦佩以及对曹操的反感,确实,《三国演义》中在表面的文字上更多的都是褒扬刘备的集团以及反对曹操的集团,不过,在多次阅读和接触后,发现了很多事件于实质上并非如此。

            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点明了《三国演义》中的两个主角,这个时期的故事都是围绕他们撰写的,无论是哪一位英雄豪杰都是为了塑造他们两位人物服务的。假使罗贯中的目的真的是“褒刘贬曹”,那不得不说在对刘皇叔和曹操的塑造上是一大“败笔”。就从神化的关二爷的故事说起,书中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羽约三事”,就从表面上看去是为了描述关羽的对义兄刘备的重情重义,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于曹操来看,曹操完全可以不放关羽走并且可以杀了他!但他却遵守了和关羽的约定,下令放行,这可与“曹操是小人”之说相悖,这也充分体现了曹操的爱才与守诺。

            刘备一直都是先出彩,而后被打的很惨,而曹操则是战先败而后反败为胜。开局鞭打督邮的事迹都成了张飞的了(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是刘备鞭打督邮),书中刘备则感觉像是为了保住县令而逆来顺受的小人物!在诸葛亮出山之后,火烧博望坡和新野之烧的是妻离子散的惨败;夺得两川之后又有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刘备御驾亲征,起初虽连克东吴,东吴求和多次却不同意,也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执意要攻克东吴,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弄得个败亡白帝城,也为魏国走向统一埋下伏笔。反观曹操,官渡之战被袁绍万箭齐发射的惨叫连连,而后慢慢翻盘,最后取得胜利;濮阳之役中“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这一段文字则说明曹操胆识过人,几乎送命之际却能对吕布应对自如。而后回营则说“今只将计就计:诈言我被火伤,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我伏兵于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击之,布可擒矣。”(据《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并没有诈死计战胜吕布)那这岂不是送给曹操的一个胜利,也与“褒刘贬曹”不相符,再往后吕布节节败退,最终命丧白门楼,曹操则又一次先小败,后大胜。更加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华容道险些惨死,但在他战败之后,令张辽守合肥,独挡东吴十几载,留一个锦囊给曹仁,射伤了东吴大都督周瑜。(这是除了“妖化”的诸葛亮以外的唯一的一个使用锦囊的人)还有一个最离奇的一战,西凉之役。马超为父报仇,杀到许都,初战曹洪守潼关,败走!二战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三战则退守渭南险些丧命!四战赤膊上阵仍败!这战绩不说是英雄,连军事家都有点称不上,但后来却是情节大逆转,在曹操对众将的回答中揭示整个战役,四次大败主要是为了使西凉未服部落的头领都跟上来并且为反间计做铺垫,并且其中把曹操描绘得足智多谋,计策也非常精妙:与韩遂单独见面,曹操故意避开军事话题,只是正常聊天谈私事,不穿盔甲不带武器,“轻服匹马而出”,“二人头马相交,各按髻对语”,而后书信予韩遂,这封信态度含糊,语气模棱两可,在要害处涂抹改易,从而使马超对韩遂起了疑心,最后让曹洪出马,用一种“即要表现出不让别人听到”的姿态叮嘱韩遂:“夜来丞相拜意将军之言,切莫有误。”这样一来,马超听到后,定然气愤至极,“挺枪骤马,便刺韩遂”,这里就是曹操足智多谋的地方了,韩遂马超一文一武,联合起来坚不可摧,但曹操一个离间计,即使韩遂不投降,也会和马超分道扬镳,曹操再各个击破也是易如反掌的事。说到这里,问题来了,既然这罗老师想要单方面的“煲刘贬曹”,那这后面的情节完全可以几个字带过,甚至直接省略掉,相反,把曹操前面被贬得一无是处的四个战斗显得全失色了。最绝的是,曹操在班师时留下一个书生杨阜防马超东山再起,他依靠借兵把不可一世的马超杀得东躲西逃的。就从这个整体来看,罗老师是不是想要单方面地赞扬曹操呢?

            想必大家大体上能感觉出来,罗老师在“煲刘贬曹”的问题上暗藏玄机,实际上罗老师是很敬佩的人是曹操而不是刘备的,几个对比足以说明:首先,曹操的表情一直用大笑来形容,而刘备呢?哭!在用人上,文远守合肥从未败给孙权,而云长守荆州则失大势。在托孤的问题上,曹操做的很简单,很人性化,讲的都是儿子以及其他的小事等,而刘备怎么看都充满了政治色彩(给诸葛亮一封信,让诸葛亮必要时取代刘禅,这给人的感觉就是绑住诸葛亮,既想让他为刘氏集团继续效力,又担心他权利太大篡位),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曹丕有主张有实际而刘禅一遇到事情就“问计于相父”。这些对比难道对“煲刘贬曹”有任何的好处吗?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明上写“煲刘贬曹”,实际上是他用他那出乎于神一般的技巧,将曹刘二人用他的观点处理过了,接下来便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所谓的外行根本不知道罗老师在本质上是喜欢曹操而不是刘备的!所以说用解放后新版《三国演义》的序作者聂老的话说就是“就《三国演义》来说,看不出刘备有啥足以与曹操并论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褒刘贬曹”的真相——《三国演义》 092716214 缪凌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c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