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模块结束之后,想都没有想直接加入求学模块,而这8天的求学之旅,确实不虚此行。在这8天中,我了解了如何去有效学习的方法论,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观念,不管是对我自己的学习之路,还是对我的学生来说,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说,我这几天的收获及做法。
找到价值感
猫叔说过,如果你想要做的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强,你就要找到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我的偶像琦琦就是这么做的,她是行动派的创始人之一,她希望通过学习、行动、分享帮助年轻人实现人生梦想,她做到了,行动派影响和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以前我只是为了教而教,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所以教着教着就会觉得,教书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上课,下课,批改作业。有的时候学生还不听话,甚至故意气你,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从定位模块到现在的求学模块结束,我的观念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不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同时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它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如果有三个村庄,因为它们距离最近的学校太远,坐车都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政府决定为这三个村庄设立一所学校,学校到这三个村庄的距离要差不多,那么该怎样选取校址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们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立目标
不管做什么,目标很关键。
每次上课之前需要备课,在备课时你需要确定这一节课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好了这三个目标,你才能把握这节课的节奏,掌握方向。
我之前非常喜欢囤课,感觉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结果报名了却只是囤在哪里,学的很少,浪费金钱,又没有起到效果。现在,每次在看到一个课程的宣传广告,特别的有冲动报名时,先冷静的问自己,我想通过这个课程学到什么,我是否真的需要去上这个课,或者这个课程是否是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
通过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囤课的几率,把专注力真正花在对我来说迫切需要的课程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提升知识与技能
目前正在看有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书,也在在行上预约了一位专家,希望他能让我的努力更有针对性,少走弯路。
付诸实践
①转变上课方式,从以前的老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
在讲授新知识的课堂时,先让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然后小组间讨论,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点,再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最后老师再有针对性的总结。
在习题课上,不再是老师讲,而是让同学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做题的思路,方法讲给同学们听,以教为学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②选用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例题。让他们改变原有的观念,数学知识,是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而不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③定期请一些老师过来听课,并让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④及时和专家沟通,进行反馈。
融汇贯通
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点孤立的细节或者一个步骤,我们需要掌握专业领域底层的体系结构。
比如:一道有关于三角形的数学证明题,你不光要了解三角形的相关性质,还要了解三角形的证明方法,所以初一到初二的有关于三角形的知识都要求融汇贯通,每个知识点都要心中有数。
有一桶水的人才能把只有一杯水的人教好,所以老师也要通过自己问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理解一个专业领域的内在联系。
反思与回顾
复盘才能翻盘。所以自从进入实战班之后,每天写复盘,目标更明确,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一些存在问题的地方,也能有意识的去改变。
所以我把它我用在了我的教学上,每天讲授新课前的五分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既能回顾旧知识,又能为这节课做铺垫。晚自习结束前五分钟,把今天老师所讲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的在脑海里过一遍,如果有忘记的,马上看书回忆。
每天十分钟,坚持带来大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