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暴风雨的夜晚,蟋蟀仍将继续鸣叫----读《国家的歧路 日本帝国毁

暴风雨的夜晚,蟋蟀仍将继续鸣叫----读《国家的歧路 日本帝国毁

作者: 青山妩媚和Samuel | 来源:发表于2022-04-23 14:10 被阅读0次

    《国家的歧路 日本帝国毁灭之谜》是马国川先生的日本三部曲之二,第一部《国家的启蒙》https://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9893061/notes/99849162读完了,第二部中的人物有几个是熟悉的,不像是第一部中大部分以思想家、政治军事家为主,第二部中主要以媒体人、知识分子为写作主体,在1912-1945年的日本,在向军国主义的道路上狂奔时,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读完本书,再回头读前言和后记(这也是我一向十分喜欢的,有时要翻来覆去地读),对作者的深意就比较了解了。

    在后记中,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借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之口说:

    知识分子阶层并不是一群候补官员,而是一群牛虻,不停地叮咬着、刺激着政治国家——这头举止笨重的牲口。

    在国家前进的道路上,如何防止和克服狂热的民族主义,融入世界文明,完成向现代国家转型,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转型时期,知识分子要成为国家的“牛虻”,而不是堕落为一群只会口吐莲花唱赞歌的“夜莺”。

    1.吉野作造

    吉野作造被誉为“大正民主主义旗手”,作为一名独立知识分子,他赞扬并支持中国的“五四运动”,从清末他在中国任教的三年,在这三年中,他先是担任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的私人家庭教师,后又在天津的北洋法政学堂任教,同时也是李大钊在此求学时的老师。到回到东京大学任教,到留学欧美,吉野始终保持知识分子可贵的独立思考,成为一名民本主义思想家。

    站在世界看日本。吉野作造在欧美留学三年,思想开阔了许多。所以周有光老先生说“不要站在中国看世界,而要站在世界看中国”,国外留学经历,让他(她)们不囿于一国之内,站在客观的角度冷静看待国家,不容易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蒙蔽双眼。

    2.室伏高信——”违千夫之诺诺,做一世之谔谔“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举国一致地支持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的社会舆论里,只有一个人公开唱反调,这就是室伏高信。他公开批评说:

    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不过是一个骗人的手段。

    ”我们不能以爱乡土之心去爱金钱,也不能以爱同胞之心去爱他国的领土。。。。只知道爱日本的人,也应知道中国人的爱中国。“

    理解他国的爱国主义,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当他国与自己的国家处于敌对状态时。这种理解很难得到本国"爱国者“的理解,反而会被国内的顽固派骂为窝囊废,稍有疏忽,还可能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而丧命。但是室伏高信毫不畏惧,仗义执言,彰显了一个新闻人的良知和勇气。

    3.菊竹六鼓:被称为”一个伟大的瘸子“

    举世滔滔之际,还是有记者敢于站出来,大声地对军国主义说”不“,敢于斥责暴徒的罪行。他就是菊竹六鼓,一个坚持新闻理想的记者。他藐视强权、勇敢地说出真相,以一人之力保存了媒体人的尊严。

    菊竹六鼓2岁的时候得了骨髓炎,虽经多次治疗最终没治好。他对周围的人说:"你们对我的残疾表示同情是可以的,但我不要你们的怜悯。”

    “新闻记者以清贫为荣”

    “新闻记者必须比裁判官还清白”

    当军部威胁报社时,他回敬道:

    如果你们认为只有军人才为国家着想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担忧国家的心情一点也没有输给你们!

    在菊竹看来,作为言论机关,报社的生死并非系于发行量和广告,使命感的放弃和勇气的缺乏以及无责任心,才是导致新闻精神死亡的原因。

    4.桐生悠悠:“富有反抗精神的办报人”

    作为媒体人,桐生悠悠表现出独立思考和不屈的反战意识,与军部坚持斗争到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新闻报道应该永远为民众而存在,应该坚持言论自由的底线。媒体一旦忘记这些行动的根本,必须走向堕落。

    1941年,桐生悠悠临终时,留下壮烈的遗言“我要离开这个畜生当道的世界”。在为他举行葬礼的那天,宪兵送来了报刊的停刊命令。桐生的儿子脱口而出父亲创作的一个俳句:

    暴风雨的夜晚,蟋蟀仍将继续鸣叫。

    马国川在后记中写道:

    未来不会自动到来,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暴风雨的夜晚,蟋蟀仍将继续鸣叫----读《国家的歧路 日本帝国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ka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