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推开世界的门
现在的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一代”。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于他们来说,是生长的土壤和背景,就像呼吸、语言之于我们一样自然。
截止目前,数字技术改变的是社会的产业布局和生活方式,对生产本身的影响并不足够大。这正是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将要面临的变局:从生产端开始的数字化革命,会以更彻底的态势改变供给和需求的模式。
人类是直觉式动物,习惯于路径依赖,“从(现在)这里出发”,是我们在决策时最自然的姿势。
一般来说,调转方向时,人们习惯使用“肌肉记忆”,从自己的历史和现在的位置出发进行思考。所以,“转型”中最自然的反应是“打补丁”。
现在“出发”的原则:
第一,“以数字化为背景”,意思是,不能将数字化作为增量或者叠加,而是要基于此设计、生产和推销产品,基于此管理员工、获得消费者反馈等等。
第二,从需求出发。产品和服务越贴近根本需求,其商业场景拓展空间越大,生命力就越强。
第三,出发的时机也很重要。 一般技术的商业场景应用,总是遵循从基础到高阶、从简单到复杂、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的过程。
“工具化”,就是提供一个供需链条上某个环节的数字化工具,帮助供需双方提高匹配效率、扩大市场规模。
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金边。
科学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演化”出来的,一开始就路径清晰的企业并不多。
从根本需求出发,做好产品的时代来临了。
人们的根本需求是:吃得好,住的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
谷歌首席经济学家范里安说,你必须独特稀有,才能对抗规模化。
所有的一切,都要落在最具人间烟火的“食物”上,因为,这是全人类最共通的需求,不需要文字,不需要翻译,就可以唤起“共识”。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要对抗被分化的命运,“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已经成为不选之选。
数字化时代,创造力、分析思维和灵活性将成为最为需要的顶级技能。
曾鸣教授说,创造力是未来价值创造的源泉。谁能够创造性地想出一个新的场景如何被在线化、数据化,谁就能赢得未来。
在数字化时代,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教育体系的“专业”所定义,而是挖掘自己的技能点,要自己定义“专业化”——人人皆有禀赋,激活它。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