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依德是过去二百年里最有趣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自由联想的谈话疗法是弗洛依德对心理治疗的最大的贡献。
知道这个疗法后,我觉察到自己喜欢说话,创业后每晚回家,不停说话,有事实描述,也是倾诉吐槽,也有抱怨。
先生说刚开始听到我的一些话,有点担心。后来发现,我说完后没有其他的意图,说完就说完了。
我另一个觉察就是以前的我特别能说,并且通过一种气势的说,达到说服对方,或压迫对方的目的,而这种目的是我无意识的。后来才知道也是精神分析里的一种防御方式。
在求助李老师的咨询中,通过李老师的提问,我才感受到自己说话方式存在问题,从而一连串的觉察,发现自己以前引此为傲的超强钝感力也是一种防御。钝感力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也是我丧失了对他人情绪的感受力。
精神分析认为,那些行为和心理看上去矛盾的冲突是可以被解决的,不存在偶然性。
你的言行不致,你为什么会忘记某个名字、打翻盘子等等。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深度挖掘这些原因,它们通常是藏在心里的隐蔽部分。心理决定论的假设会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许多重要的心理过程都是潜意识的。
精神分析的第二个关键假设是:心理有内在的结构。
将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这个理论让我觉察到自己对吸烟行为深恶痛绝的态度,尤其是对女性吸烟。
从我记事起,母亲与父亲一样吸旱烟,后来吸纸烟。
直到她得了食道癌,医生把她那黑乎乎的肺照片拿出来,从医院出来,母亲奇迹般戒烟戒。
为什么我对女性吸烟的态度如此激烈呢?
尤其在些公共场所,发现年轻的女性吸烟。
在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的解释下,我内心是渴望吸烟的。
但实际上我连尝试的心也没有。尽管我的说话做事风格,大大咧咧,使得男士们以为我也是吸烟的。
不知道是不是投射的作用?
高一的时候,叛逆的女儿以激烈的一张吸烟照片,发在朋友圈,引发学校领导与老师的高度重视,各自谈话与警告。
最终的结果是我发现女儿的房间不仅有卷烟,后来有电子烟,当然是藏起来的那种,发现后不是扔进垃圾桶,就是砸碎。
先生也从不吸烟,尽管他父亲与两个兄弟都是吸烟者。
用弗洛依德的心理内部结构理论,我与先生都属于超我很强的人,具有高度的自律与道德感。
女儿以本我粉碎自律与道德感的超我,展示了她的自我。
博奕的结果就是你吸你的烟,反正不要在我面前。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连死都不怕,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