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谁在我家》——走进海灵格

读书笔记|《谁在我家》——走进海灵格

作者: 安度蓝 | 来源:发表于2022-09-12 21:22 被阅读0次

    在我参加的潜意识工作坊中,老师是综合性的应用了很多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家庭系统排列的方法。之后我又参加过两次家排的活动。在和伙伴的共修课中,也用了类似的方法。这让我有了一些收获。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家排这个治疗方法的好处:代表扮演的角色不容易受到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对无形的、隐晦的、错综复杂的、肉眼不可见的关系有具体可视化呈现,更容易让个案看见整个事件的脉络,方便大脑理解。家排师是观察者,是管道,他尊重系统本身存在的动力,他不是导演、也不是教练,只是让身处角色中的代表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这让我理解到对存在的任何一部分应保持尊重和允许,每一部分都是系统中有机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贡献着他的价值,当对这部分有了看见、予以尊重和感谢,系统中互相矛盾、四分五裂、混乱的动力便开始流动、顺畅、该走的会走,该留下的会留下,一切都刚刚好。以上是我对家排的一些初步认识。于是这个周再次拿起海灵格的《谁在我家》这本经典心理读物。这次阅读有了全新的感受。对海灵格的语言有了熟识度,也因此感觉又走近了一步。

    第一部分 亲密关系中的现象学

    第一章 良知的界限:愧疚和清白

    个人良知:我们体验到的愧疚不安和问心无愧,也就是那些危害或有益我们关系的感觉。因此个人良知是一个社会现象,并不是更高一层道德价值的要求。

    愧疚和无愧可能只是假象,正如愧疚和清白的外表会让人上当受骗一样,群体的良知也会把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塑造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在关系中,我们经历到愧疚和清白,首先是在付出和接受方面。付出的时候感觉到有权利,接受的时候会感到有义务。权利和义务不断地变换是产生愧疚和清白的基本动力。相互交换方面,为了维持和得到清白无辜的感觉,人们往往采取三种模式:禁欲、帮助和全数交换。

    禁欲

    禁欲的人,封闭自己,节食禁欲,这样可以摆脱需求和义务;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虽然他们不必对任何人感激,自己问心无愧,但那种清白只能让他们成为袖手旁观的观察者。常把自己想象成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他们固守着被动和空虚。对生活提供的一切采取不欢迎的态度,这种态度最早产生于和父母(或是其中一个)之间的关系中。后来也不接受其他关系,不接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帮助

    有一些人通过否定自己的需要来维持清白感。他们宁可维持自己的权利感,也不愿意看到那些付出的人们对自己说三道四。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只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象,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通往清白无辜的途径,也是最好的途径,就是完全付出和接受。付出者和接受者双方是平等的。在某些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差异是不可克服的。例如师生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当他们把从上一代接受过来的东西付出给下一代,他们就取得了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平衡。人们在接受自己无法回报的东西时,表达诚恳的感激之情,是平衡付出和接受的另一种方法。

    真正起到治疗作用的宽恕,既保护肇事者的尊严也保护着受害者的尊严。受害人有要求对方补偿的权利,而且有这方面的义务;肇事者不但有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义务,也有这样的权利。

    伟大整体的系统良知

    除了作用于连结、付出与接受的平衡和社会习俗方面的良知外,还运作着系统良知,其中一部分是生物进化的自然力量,另一部分是亲密关系中可以看到的普遍动力;还有一部分是心灵层面的隐藏的爱的系统力量。关系中隐藏的爱的系统,跟随它比弄懂它容易得多。

    一个哲人要看透表象和幻象,他必须放松自己,静待有益的信息出现,就像张帆起航的小船等待风一样。当人们来寻求帮助时,哲人只不过在等候来访者自己决定何去何从。如果有了答案,双方都会为之有所收获。

    个人感受:海灵格讲出了一个全新的良知概念,这个概念并不同于善良或者邪恶。指出这只是社会现象。如果看作道德要求,人们势必会沦落入清白和愧疚的反复折磨中。他讲的个人良知和系统良知我更想理解为个体与整体,小我与大我,人与天道这样的关系,不知这样的理解他老人家是否能同意。

    第二章 男人和女人:家庭的基础

    两种偏见:性是羞耻的;性只是一种单纯的活动,和做父母没什么关系。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伴侣身份的基础。在由好的夫妻关系支撑起的家庭里,孩子才会感到有保障。

    有些人在伴侣之间始终扮演付出者,维持着这个权利,维持着优势的地位,长此以往对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要想把亲密关系很好地维持下去,双方要共同承担被拒绝的风险,共同分享优势地位的优越感。

    当一个人表露出自己的性欲时,实际上他正处在最依赖、最容易受伤的状态,如果双方都能够尊重这一点,他们就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勇敢地提出要求,不必害怕被拒绝的风险。

    当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想要和她保持平等的关系时,他必须使自己缺少女性的部分,用这个方式让自己产生对女性的需要,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发展出女性的部分。要允许他所爱的女人提供这个女性部分,自己坦然接受它。

    男孩必须对母亲的依附,去接受父亲的影响。一个女孩要成熟,必须离开父亲,回到母亲身边,站到女人的圈子里。当儿子亲近父亲,女儿亲近母亲,伴侣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密。那些自吹自擂、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好像很有男人味的男人,实际上只是处在母亲的宝贝儿子的阶段。当一个女人仍然受父亲的影响时,她常常会幻想自己比母亲更适合做父亲的伴侣。这完全是幼稚的信念。她会把这种幼稚的信念带到成人的处境中,并考虑一些本该由母亲面对的问题。

    在伴侣关系中,要保持彼此的吸引力,双方必须不断地补充男性和女性的能量,保持各自的魅力。男人在男人的天地里补充男性能量,女人则在女人们的天地里补充她们的女性能量。

    如果一个男人还维持在儿子找妈妈的状态,或是一个女人维持在女儿找爸爸的状态,他们和伴侣之间的爱也许会很炽热,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成熟男女关系。当其中一方在另一方面前表现出父母般的威严,企图去教导、促进和帮助另一方时,爱就会受到束缚。

    尊重系统中所有人是系统达到平衡的决定性因素。

    非常融洽的伴侣之间平衡地付出和收取,为了维护这个平衡,每一方尽其所能满足对方,并坦然接受对方付出。

    彼此之间平等的唯一标准就是双方平衡和满足的感觉。

    接纳双方的差异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他们之间的爱以及对孩子的爱。

    伴侣之间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和相互约束,爱才能成长发展。相信只要有爱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觉,影响了判断力,不能清醒地掌握做事的分寸。

    感化是行不通的。付出更多的爱来弥补系统的不平衡是不会成功的。爱只是一粒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伴侣之间爱的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必不可少。可是在自然环境这个更大的系统中,我们彼此间的爱并不是主要角色,无法影响整个系统。

    在伴侣之间的关系返璞归真时,他们越来越接近死亡,并能视死如归。所以,在快乐的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常常是深沉的宁静。

    个人感受:在看待男女关系、看待爱、看待家庭的问题上,我的观念多来自于我对父母以及他们关系的看法。海灵格的阐述让我看到了与我有关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海灵格说感化他人行不通,而我姥姥、我妈很喜欢用这种方式,喜欢多付出去感化别人,当感化失败无效时,我妈就成了一个爱抱怨的人。第二个,海灵格说接受丈夫的缺陷。我妈虽然没和我爸离婚,但是嫌弃他很多年,比如个子矮、鼻子大、不会说话、不像男人等等一大堆。对我和弟弟也同样是一大堆看不上。接受他人缺点是我妈很难做到的,她就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在她面前,我一般不知道如何待着才好,只有扮作学习姿态才让我稍感安全;第三,是没有清晰的界限。我一度觉得这是我妈的控制欲,在我家里,我妈绝对是一手遮天,甚至还把手伸到我姥姥,我舅舅家里。我的感觉就是自我存在感极低,必须要听她的,不然就会鸡犬不宁,只有我弟还奋勇抵抗,我和我爸都选择了妥协。海灵格说,爱,不只是满足需求,没有清楚的界限,便没有自由和安心。

    海灵格:承认世界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才有可能形成泰然镇静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这是一个虔诚的态度,因为它已经融入我的整个身心,成为一个大的整体,不能分开。我不会自称知道更好的东西,也不希望能取得某些更好的东西。我只是让系统内早已在运作的力量自己运作罢了。当我看到一些可怕的事情,那是世界的一个方面,我接受它;当我看到美好的事情,我也接受。我把这种态度称为“谦恭”,就是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只有接受,才能洞察。

    海灵格这段富有智慧的话语令我深感宁静,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修炼的越来越如此这般,去接受我的父亲母亲,接受一切的发生。也接受我自己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谁在我家》——走进海灵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nq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