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晚上快十一点的时候,还没有休息,坐在书桌前玩手机。突然想读一篇文章,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杂志,随便翻了一页就开始看。
刚看了几段,就看到有“宿迁”字样,想看越觉得不对劲,再看作者的名字才发现,原来这篇文章是东哥写的。(现在只要看到宿迁,我就会想起东哥)
这篇文章讲述了东哥在初中毕业,即将上高中的那个暑假,想去姑姑家,一个人从江苏宿迁坐车去湖北黄梅的途中,遇到的惊险故事。
对现在的孩子来讲,可能不算什么,不就是坐个车嘛,用手机联系家人也方便,但是在以前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手机,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独自坐车去那么远的地方,还是很危险的。
想起那年我要去天津上大学,没有出过远门,是我妈陪我一起去的,那时候差不多有20岁,胆子还比较小。
从河南到天津,差不多有800公里,我的邻居中,有一对年轻夫妻也要去天津,他们在那边租的有房子,以收破烂为生,刚好可以同行。
我们要坐的是过路车,就是路过我们县城的长途汽车,在高速路口等车,是邻居夫妻联系的,提前给司机打过电话。
那是个卧铺长途汽车,是我人生中坐过的唯一的卧铺车,坐上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说是坐,其实就是直接躺在床上。
车从河南到天津,走了一夜,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有点不习惯,就这样熬着,一直处于那种半醒半睡之间。
凌晨五点左右,我们下了车,先去了邻居夫妻租房的地方,在那里等着天亮坐车去学校。(那个地方好像靠着铁路,具体在天津的什么地方,我一直不知道,此后再也没去过)
天亮以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坐什么公交车可以到学校,就找了一辆出租车去。
车费是提前讲好的,忘了是60还是80了,反正还挺贵。不过去那所学校的时候才发现,还是挺远的,出租车跑了足足一个小时。
到了学校,进了大门之后,校园里的人还是挺多的,有好多社团,正在想办法吸引新来的同学加入。
这时有个学哥朝我走来,问我是不是来报到的,然后很热情地帮我拉着我那红色的皮箱,想帮我寄存在某个地方,只不过上坡的时候,大概是箱子质量不好,轮子给拉掉一个。
然后我们就去交学费,第一次来这所学校,也不知道哪是哪,好在有学哥给帮忙,交学费还是挺顺利的。
就是买被子的时候出了点问题,学校卖的被子是300多一套,而我们进学校之前,有个大哥推销被子,说比学校便宜100块钱。
那时候不会撒谎,嘟嘟囔囔说了什么,卖被子的后勤人员大概是看出来了,给我们讲不能买他们的被子怎么怎么样,就这样,在学校买了被子。
交完学费,就到中午了,去食堂吃饭,又闹了笑话。我妈用河南方言给打饭的阿姨说要什么,说了几遍,那个阿姨楞在那儿了,一句也没有听懂。
最后她跟我讲,你来说吧,那时我才知道,这出远门就要讲普通话,说方言别人听不懂。虽然我的普通话也说不好,好在打饭的阿姨能听懂。
吃了饭,就在校园里转悠,我妈想回去,但是处在陌生的环境里,我有点害怕,就没让我妈回去。
就这样,看着天一点点黑去,周围的一切在脑海中还是很模糊,毕竟第一次来,身边的建筑还没有在脑海中形成印记。
本来想让我妈找个旅馆住的,但又不知道哪儿有,我妈跟着我去了宿舍。宿舍没有人,就想着在我床铺上凑合一晚。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有个舍友回来,看到了这个情况,我笑着说这是我妈,他也没有说什么。其他人回来后可能没有注意到,因为床铺上还挂着蚊帐子。
就这样,我妈在我的宿舍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回老家了。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远行,想想还是有点狼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