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不惑之年,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样活才是有意义。似乎是在懵懵懂懂中就走过了四十多个年轮,回头想想,好像一事无成,又好像经历了很多事情,似乎一路都在努力。
作为普通人活着,我们无法用超出自己认知的哲理去理解意义,我们只是在庸常中积累经历与见闻,然后形成知识认知。我们对于深奥的哲理专业的阐释,很多时候会显得一知半解。
鉴于自己知识的浅薄,谈论这般兼具哲理性的问题,本人自觉力不从心。而百度能搜到的专业解说,感兴趣者也能自行获得,不需我敖述。固此,定此大文题,自觉有班门弄斧之嫌。
然而,我写此文,纯粹只是从感受出发,这是生活教我思考的结晶,哪怕是浅见,但却是很真实的。
走过四十多年的春秋,经历过无数的各色人物,真正能走心而又志趣相投的朋友,好像也不曾遇见。尽管也拥有三五几个聊的来的朋友,但更多也只停留在鸡零狗碎的日常唠嗑发泄,终究没有灵魂上的惺惺相惜。人好像总有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缺,诱发内心生出莫名的孤独。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莫名的不安,不知道这活着到底为了啥。
人越进入深层次的觉知,就会越孤独。自古“黄金易得,知音难觅",人的这一生,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即便在人群里,依然无法摆脱那份孤独感。这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又好像是思想衍生的不幸。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是外向乐观的人,容易融入群体,也容易获得满足感。但多年以来习惯了单一的生活,我已变的好静,喜欢安安静静地宅在家,穿着宽松的居家服,在有限的几十平米里,悠闲地数着光阴。哪怕偶尔也会怀疑人生,或者迷茫不知所措。但总会佛系地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这样的我,反而更容易获得内心的安宁。即便是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至今,虽已进入不惑,但我还是未能读懂人生的意义。我也未曾明确获知什么样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身边有朋友曾数次跟我倾诉,抱怨活着是一件特别没意义的事情,为吃饭睡觉忙碌,天天如此,沿着年轮,奔向终点。
这看似无意义的生活,却要煞费苦心去经营,也许,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吧。在活的过程还实现了生命的延续,这应该是很伟大的事情了。何况,单是吃饭睡觉还要颇费心机:如何让食物满足舌尖的享受过程还得考虑营养的供给,如何使身躯在床榻上安稳深眠,让精气力复原,如何创造条件让自己快乐,这种追求质感的活着就是一种意义,它并不是单纯地只为了活着而活。
我总认为,能让自己安稳的活着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并不是非得像马云董明珠等人那样,家喻户晓,名声大噪才算有意义。普通人有普通人的不可或缺,认真的活比起了草的混,就已经是很有意义了。
好好地活着,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