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漫读:人焉廋哉—良鸟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

论语漫读:人焉廋哉—良鸟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

作者: 江上小堂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20:57 被阅读0次

    论语漫读:人焉廋哉--良鸟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侍

    江上小堂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此为孔子考察诸侯大夫之语。


    孔子当年带着一帮学生,辗转于列国之间想谋得一份差事。虽说诸侯多不待见他,但他老人家还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标准,一言不合,拔腿就走。

    《左传》记载,卫国大夫孔文子准备攻打他的女婿,就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一脸不高兴地说道,“礼乐的事,我曾经学过;至于带兵打仗,我一概不知。” 孔文子讨了个没趣。他走后,孔子立马命令学生收拾行囊,准备启程离开卫国,说道,“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这就是“良鸟择木而栖”的出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像孔子这样的游士还有选择跟随谁的机会。那如何选择呢?这就很重要,关系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关系到生死、荣辱和富贵。跟对了人,就一荣皆荣,鸡犬升天;没跟对人,就一损皆损,树倒猢狲散。对孔子而言,首要的问题就是诸侯大夫接不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其次,则要看诸侯大夫的行止合不合礼?再者,则看诸侯大夫有没有远大的抱负。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他的所为,观他的手段,察明他的志向,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视”是看;“观”是大致看,看整体;“察”是仔细看,并用心揣摩推断。所以,所做的事情;由,经由,可理解为做事的手段和方法;所安,安于什么,心中的志向是什么?

    楚汉之争,在刘邦与项羽之间,像张良、陈平之类的谋士也有个选择跟随谁的问题。项羽用人不行,赏罚不分明。韩信说他是“妇人之仁”。更主要的是,项羽缺乏远大的目标,老想着复辟和维持过去的封建制度;而刘邦则顺应历史潮流,要重新统一天下推行秦建立的郡县制。这些个谋士将领看清楚后,自然更愿意跟随刘邦。项羽阵营的韩信和陈平相继投汉。范增看项羽不上进,恨铁不成钢,屡教不听,只得悻悻说道:“竖子不可教也”。最终离去。

    当然,孔子的这个观人方法,不仅适用于诸侯,适用于选择跟随谁?也适用于上级考察提拔下级,录用启用新人;适用于与人相处。从古至今,在官场、职场和社会上都用得着。

    在识人方面,中国古人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治社会,识人尤其重要。通过无数人反复的实践,提炼出了不少金科玉律。例如诸葛亮就在他的《知人》篇中提出了识人七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这套方法就是上级针对下级,比孔子的方法更具体和更积极。他是主动地去试探、设问和测试待考察者。很有点像我们今天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面试与试用。

    2017年11月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漫读:人焉廋哉—良鸟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rx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