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中住下了一个爱的人”之后,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增强,就会敢于向外界探索,对孤独的承受力就高了很多,也就完成了“情感客体稳定性”。
当婴儿用3年的时间把外在妈妈的爱变成“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的同时,孩子的个体化过程也完成了,也就是说,婴儿抽象意义上的自我诞生了,即“个体化的完成”。
心理学意义上自我的确认,需要一面镜子,需要另外一个人作为镜子去确认我们、看到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婴儿需要通过妈妈等主要照料者作为镜子,从中得到自己身份的确认。得不到外界确认的婴儿,就特别渴望得到外界回应,尤其希望从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好的,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坏的”。
6个月前的婴儿期,共生需求没得到基本满足的话,到成年后,心灵上就会非常渴求与一个人共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