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孔子说,用麻冕是礼仪规矩,现在大家都用黑色丝绸,这样简单节省些,我也不坚持,从众,跟大家一样吧!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讲见君王之礼,按周礼规矩,是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在堂上再磕头。到了春秋时代,大家把堂下那一次跪拜都省了,直接到堂上磕头。“泰也”,这样自己比较舒泰,对人君也就礼数不够,有点倨傲了。孔子说,这个他就不从众了,虽然大家都看他不爽——我们都只在堂上拜,你非得特立独行,堂下堂上拜两次——但孔子还是坚持守老规矩,拜两次。
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不要省。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我们还是来先复习一下昨天讲的内容。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说的在达巷党,有一个人赞叹孔子说:孔子真伟大呀!博学多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以至于你要说他的专长是什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说什么都无法概括他,都觉得把他说小了。
门生弟子们就把这句话转达给了孔子,孔子听了以后微微一笑,说:一个人如果有一技之长,就足可以成名了。那么我的专长是什么呢?是射箭?还是驾车呢?还是驾车吧!说我驾车好,是专家就不错啦。
从这一章里大家可以看到,孔子本身是博学多才的,他不是一个专才,而是一个通才。这个通才不是样样通、样样不精,而是样样通、样样精通,从哪一个方面,他都是超级棒的。
另外,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没有贪多,说我就是什么都行,也没有把自己最拿手的拿出来,而是说自己最普通最基本的东西。其实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一定要谦虚。
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子罕篇》的第三章。
先看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一章看起来是有点懵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但是你仔细听解读就可以明白,他说的是“礼”的形式。哪些该省,哪些不能省;哪些能变,哪些不能变。大家可以仔细听,认真琢磨一下。
先来看一看麻冕。“冕”是帽子,头上戴着的帽子,礼帽。麻,是一种植物。那什么时候用麻呢?大家都听说过,披麻戴孝,指的是家里出了丧事了,有人去世了,戴着麻帽。有的人解释为祭祀时用的也是可以的,其实就相当于祭祀。
这个帽子是怎么做的呢?中间用木棍做架子,外面有麻布,上面是黑的,下面是红的,麻布要织的非常细密,依照周礼,要2400缕经线,非常费工。
周礼为什么这么制定呢?做这个麻冕,就是个帽子,非常麻烦,又费工又费时还费材料。是因为不单祭祀或者说葬礼上,孝子戴这个帽子是仪式,而且制作这个礼帽的过程,也是仪式,目地是让人不忘本。
但是做麻冕,太麻烦了,也费工费事费钱,后来就改成“纯”了。
那“纯”是什么呢?大家看绞丝旁,与丝有关系,就是黑色的丝。这样就简单一些,不用那么麻烦了,孔子赞不赞同呢?孔子是赞同的。
因为这样俭省,我也不用非得坚持原先周礼这么规定,我从众,跟大家一样就可以了,这是可以变的。
因为它耗费的是别人的时间,自己也不能完全决定。而孔子本身也是提倡节俭的,大家还记得我们刚开始学论语的时候,有的章节提到过吗?
礼,与其奢也,宁俭。
大家可以好好的去回味,回顾一下。
咱们再来看下一句:“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这也是一套礼节。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什么呢?
就是见君王的时候有个礼节,按照周礼规定,是先在堂下磕头。所谓的堂下,我们说登堂入室。这个堂,相对来讲有台阶,比较高,是在屋子里,比较正式的场所。堂下,就是在这个屋子,这个堂的外面,按周礼应该没进屋子之前,应先在院子里,在堂下,去跪拜。拜完以后登堂入室,见了天子,或者见了诸侯,再去拜一次。
到了孔子那个年代,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时候,已经把这礼减省了,堂下那一拜不拜了,在登堂入室了以后,拜一次就可以了。
泰,也是舒服的意思,这样的话跪拜的人自己比较舒坦。但是对于人君,对于国君,诸侯来讲,礼数就不够,有一点点倨傲。
孔子说,这个我就不从众了,我不同意大家的。虽然大家看着我不爽,你们都只在堂上拜,我非得特立独行,我堂下和堂上各拜一次。
也就是我坚持周礼的原则,按照周礼的规则来行事,先在堂下拜一次,表达我的尊敬,相当于打个招呼,然后见面以后,再重新拜一次,表示对国君的、君王的尊重。
为什么麻冕的事可以妥协而行礼不妥协?因为麻冕要靠别人来做,都不用麻冕,就没人做了,时间长了或许都没人会做了,那不坚持就不坚持吧!
但是行礼不一样,这是你自己完全可以做到的,你多磕两个头就可以了。它不需要耗费其他的人力、物力,你只要做想做就可以做到。
前面我们讲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ì)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就是子贡要去掉告朔用的饩(xì)羊,孔子不同意,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说的什么意思啊?
就是举行告朔之礼的时候,要宰杀一只羊来祭祀。但是,当时鲁君已经不去举行告朔仪式了,还杀一只羊,子贡嫌麻烦,光是形式,没有内容了,就想把羊省了。
孔子说,赐,就是子贡,你爱这只羊,心疼这只羊,我是心疼这个礼节啊!
每个月杀一只羊,说明这礼还在,只要想拾就能拾起来。如果这只羊不杀了,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了,那么这个礼节也就彻底的就没了。
可见,最重要的是通过仪式表现出来的内容。所以说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不要省。
省了精神就没了,没有了形式也就没有了内容,形式和内容是相依相生的关系。
就相当于我们的精神和肉体。没有精神,肉体有什么价值,没有肉体,精神以何依附呢?
说了这个观点以后,我们我们再说另外一种解释。
都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在过去,礼节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行礼都比较隆重。就是古代与人相见,是跪下来拜,这是礼貌。
当时孔子那个时候,互相之间行礼的时候都已经很少有跪拜的啦。只是拜上,就是用上身拱个手、作个揖,或者鞠个躬就算了,就不再行跪拜礼了。这样的话相对来讲是会舒服一点,跪拜很麻烦嘛,还要磕头。
而鞠鞠躬、握握拳,就相对舒服自如多了。但是这样是不诚恳的,没有了这种形式,内容,也就是精神上也表达不出来了。
这一点大家应该可以理解。
我们对别人行跪拜礼的时候,那是什么心情?比如说我们到寺庙,到道观,去跪菩萨,拜观音,拜太上老君,拜东岳大帝等等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庄严肃穆,那一刻你的心就静下来了,怀着一份诚心。
或者说我们过年的时候,给父母,爷爷奶奶去磕头的时候,当你膝盖跪下,头伏下的时候,一种肃穆之情,油然而生。对于母亲呀,父亲呀,爷爷奶奶啊,那种尊敬悠然而上心头,大家说是不是?
但是你只是打个恭,作个揖,握个拳,或者说就点点头,能表达出那种精神来吗?那是不能的。
所以孔老夫子才力排众议,就你们都不做,可以。但我要做!我要表达我发自内心的崇敬,我要把这个仪式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联想一下我们现在。人和人之间,这种礼节还保有多少啊?跪拜礼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有的地方的农村,过年的时候,或者说我们举行结婚仪式,或者说丧葬仪式的时候,还有跪拜,其他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
我们平时要是见个面隆重一点,就是握个手,不隆重一点,点个头,甚至一个眼神,或者说一句hello,你好!就把事情来解决了。
可以说是花样百出,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礼所传递出来的精神。
当然,这个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变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也要接受这个变,但是精神不能丢。我这两天一直在看王阳明全集,说的是王阳明那本书,昨天看到有一个拜师仪式,就非常的隆重。
那一整套11项流程走下来,让人油然而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有跪拜,有献礼,有敬孔子至圣先师,有学生发言,有老师训导,有司仪主持,满满的仪式感,足足的体现出大家对拜师的重视。
如果这种仪式没有了,你还能够表达出这种精神来吗?只是说我拜你为师,我收你为徒,然后啥也没有,你真的从内心里重视吗?我看未必。
好啦,时间也到了,今天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通过两个事情来说明,有些事情是可以省的,有些事情是不能省的。
物质上可以从简,但精神上、仪式上一定要有。因为仪式其实也就是精神!没有外在的仪式,内在的精神从哪里来体现呢?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学习下一章。
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这看起来内容上只有八个字是四不要,饱含深意。希望明天大家准时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