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最强脑洞笑话是这样讲的,一个人对他的妈妈说他不想上学,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一个是他也不喜欢所有的同学。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的脑洞如何呢?尽可能去编织故事中无限的可能性。但在脑洞编织中,都多多少少汇聚自己感受的人生,也许还有压抑在潜意识的真情流露。
然而这个笑话中的妈妈是这样回答的,你必须去上学,原因也有两个,一个是你现在已经45岁了,一个是因为你是学校的校长。
看似一个不太冷的笑话,却暗含着人生的一个哲理,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在哪里时,也许也就不会因自己的情绪消耗而放弃那一部分责任的。
真正的陷于非理性思考于不顾时,那么这种模式的形成,也有其配合的必然环境因子。才导致了某一部分人经常在生活中说自己爱冲动,或义气行事。
我常常思考,一个满嘴说自己易感情用事的人,TA的过去到底经历了什么?抑或是TA的早年养育环境是如何塑造这个人持之以恒的感情用事呢……
心理学精神分析的一个特点,总是愿意看看来访者的早年养育经历和重要关系他人,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现在的人格和防御模式的。
如果说易冲动、感情用事、至别人于不顾的是一个人处理关系时的防御模式的话,那么这个人通常忘记了人类还有一个总统脑的理智分析区域。
当一个人处于情绪张力比较大的关系中,也许会激发TA的各种无意识的情绪感受,进而把这些无法容纳消化的情绪一同表达出来,让关系中的别人不仅承担了TA们自己需要承接的那一部分情绪,还要吸收来自你多余的那部分情绪感受,那么感情用事通常会让关系处于更糟糕的链接之中。
没有人会为你的情绪去买单,所以造成的后果是需要自己承担,并且做为成年人,还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有责任。
就如上面的笑话所讲,你需要为自己作为一名校长负有责任。虽然笑话中的妈妈并没有去陷于“孩子”的情绪能量纠缠之中,或者是理解他的孤独无助,而是理智化的去隔离了情感的部分,直接去跟“孩子”去暗示谈责任。
我想这个妈妈也许就是一个理智化的人,才导致了45岁的成年人还跟妈妈谈感情用事的那一部分,这是多么深情匮乏的需求。
更或许是妈妈以往是个配合着自己孩子感情用事的妈妈,现在发现有时候在完全覆盖的爱下,还要有些让孩子不太舒服的边界,即有些责任的强调。
这是保证一个孩子走向更加健康的标准,一味的强调爱而忽略责任,这个过度“宠溺”是把一个孩子湮没,最终丧失TA做为一个独立人的自主性。
我们会经常听到或看到一些孩子,因为父母的无边界的爱,造成了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
所以当我们这届父母对原生家庭决定论紧紧束缚时,也要跳脱出来原生家庭的爱的浓度。
当我们过度给予爱的同时,一定要觉察这到底是孩子需要的吗?还是我们在好父母或原生家庭的角色里没有理智的分析明白。
真正的爱一定是孩子需要的,而不是自以为是的一味给予,而无觉察的反思自己的给予是不是孩子所要的,那么孩子便无法从心智化更高的层次中理解自己和他人。
我曾遇到这样一位妈妈,她在孩子上小学时,还一味忍让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打人的行为。严重时,孩子连自己的亲妈都不分轻红皂白的打。
那位妈妈真的是练就在众人面前的一身好脾气,无论如何她都不动声色的忍让孩子,这好妈妈的印象深刻留在大家心中。
只是这种好让大家认为她有一种假假的味道,有时候她孩子的行为,都让我们做妈妈的气的牙根直痒痒,而那位妈妈却依旧容忍孩子。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妈妈终于忍不住告诉她,是时候该管教管教孩子啦。我知道这位妈妈做为一个替罪羊的典范,终于忍不下去她这样“爱”孩子了。
结果那位妈妈却说,让自己的孩子做自己,孩子这样不是需要爱吗?再来伤害怎么受得了……
听那位妈妈的反驳之话,妈妈们再也无话可说。其实我知道,当一个人用教科书的理论去教育孩子时,她就早就忘记了真正的感受和爱。
其实当我们无缝链接我们的感受时,这种感情才是真实深刻的。
我不相信一个妈妈读了再多的育儿书籍,把书中的十八般武艺背的倒背如流,她去拿着这些参照去教育她的孩子时,她其实有可能在真正隔离自己的孩子,把真实的感受拒之于门外。
这也许就是懂了那么多的道理,依旧臣妾做不到的哭声,毕竟臣妾从潜意识里还没想真正做到。
所以与其做一个自己头脑中的好妈妈,还不如做一个在关系中的真实妈妈,让孩子能够在爱与责任中自由穿梭。
我曾经在朋友圈中讲过这样一句话,过度谈爱是防御责任,而过度谈责任是防御爱的部分。只有两面达到一个有效的趋近平衡态时,才是一个健康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经历好妈妈,好爸爸的阶段,同时TA更需要经历真实的妈妈与真实的爸爸阶段。
在经历好妈妈,好爸爸阶段时,通常是婴幼儿时期,除了给予足够的生活照料外,还要有心理上的营养给予。
这时候经常会听到心理学家说父母的镜映,尤其是妈妈要镜映孩子的感受,把孩子无法言语化的情绪小怪兽命名,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有效的引导。
这就涉及了比昂容器之说,把孩子无法容纳的感受元素,经过父母的容器,变成可消化可容纳的感受返还给孩子,这是父母需要做的,这也是考验父母容器和人格稳定性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父母常因自己碎片化自我而导致了无法容纳消化孩子的感受,变成了把自己的无法整合的感受一并返还给孩子,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感受压力。
时间一长,孩子们便会在情绪感受的骇浪里渐渐迷失了自己,有的也许会压抑隔离,有的也许会一直卡顿在感情用事上,有的有可能会发展为上述那位妈妈养育的那位孩子的极端行为上……
这时候就不要相信“要让孩子成为TA自己”,没有天生的魔丸,除非父母做了一些事情配合这个魔丸“演”下去。
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做真实爸妈的勇气,可以温柔而坚定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是坚决需要改正的,边界的强调,才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在哪里。
做个真实的爸妈,要勇于向孩子说不,同时不带诱惑的深情守住自己的边界,而不是当孩子一哭二闹时,我们父母就因“爱”而妥协。
这里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基于没看到真实的孩子而满足自己的爱而已。
同时,做个真实爸妈,就允许孩子在关系中可以随时打败自己,但绝对不能被打死。也就是说在关系中,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生生不息的能力。
这里的打死的意思是,当孩子的攻击性没有边界的去释放时,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界限在哪里,并稳稳的站在那里,不要让孩子冲破一次次的战火硝烟,而把我们躺尸踏过那里,并且我们还没有方法去“应战”。
真正的父母一定要经历且必须经历好爸妈,还要经历真实爸妈的阶段,最后才能让孩子融于真实的世界中自由奔跑。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