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即将放学,我拍手示意大家停止,然后问:
同学们,今天早上的背书是什么感觉?
“刺激”“紧张”“激动”“兴奋”“开心”“很赶”“没空想别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
我又问:你们觉得今天早上自己背诵的效果怎么样?
“我发现自己背的快了,很开心。”活泼可爱的张怡然说。
王子烨说:“我一直在被,没说一句闲话,虽然还有内容没背完,但是,我觉得今天早上自己进步很大,我也很开心。”
眼马上到吃饭时间了,我最后一问:“觉得自己今天早上比原来早读收获大的请举手。”
“刷”的一下,同学们的小手高高举起。
这种用提问的方式,挖掘感受和想法的鼓励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正向行为,并感受到自己的愉悦心情,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鼓励,就是看到对方的优点,并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而不是“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你真聪明”,这样的话说多了,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力量,而且会让孩子有很强的挫败感和迷茫感。他为了得到“很棒”“很聪明”而拒绝尝试,不敢挑战,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失败,自己就不再“棒”。
而鼓励,就像空气和水,自然而然的描述,平平淡淡的看见,看见学生专注的眼神,看见学生工工整整的字迹,看见学生捡起一片垃圾,看见前桌递给后桌一把尺子。
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作为老师,要用积极的眼光看见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运用鼓励,鼓励的眼神,鼓励的手势,鼓励的语言,鼓励的文字,给学生们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