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记事(三)

作者: 一为迁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06:53 被阅读0次
腊月记事(三)

进入腊月,忙碌了整整一年的兰州人,大多的男人闲了下来,居家的女人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全力为过年做起准备。

于兰州,土生土长的原著居民并不多,过去大多是从山西、陕西、南方移民过来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移民城市。在这个混居了许多地方人的城市,进入腊月以后,也就有了丰富的美食和比较多的民俗,礼节似乎特别多,给后来的年青人一种过年是一件很累的事地印象,记得有一段时间好像都怕过年一样,不愿意被绑架似的参加许多的春节习俗。

老兰州的腊月,每一天基本上都对应固定的习俗,好像已经沿袭了上百年。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这些固定的时间去完成固定的习俗,没有谁会觉得不妥去主动改变,反而在兰州人的心里,这些习俗成了敬畏过年所必须的神圣流程,不容亵渎。

03

腊月廿三:打发灶爷上了天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老兰州人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老兰州人把灶君称为灶爷,打发灶爷一般在下午7时左右,天擦黑,整理好灶王龛,在厨房摆好灶饼子、点灯、燃香……,一切准备停当人就开始诵灶君赞:东厨司命赐福府君……善恶奏分明……赐吉降祥祝寿永康宁。然后烧黄表纸,诵《灶经》:“天流雨、地留金,人留的子孙、草留的根,报天地之恩,报父母之恩,报灶君之恩。”

诵完经,给灶爷嘴上抹糖,嘱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接着拿出几天前就买好的灶马子,剪开,将印有一匹马的那半张点燃,放鞭炮送灶爷上天。另一半印有人和马的,留在灶王龛上,等大年初一接灶爷回来时用。

腊月二十三这天,兰州人要吃祭灶用的一种美食——灶饼子。制作灶饼子用的是白面,先用开水烫面,揉好,搓成面剂子,两个面剂子摞在一起,摊成薄饼,放锅烙熟,拍松,饼自然就分开,里面夹上菜,卷起来吃很香。这有点类似春饼,只是叫法不一样。

04

腊月廿四、廿五:卫生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是大扫除日,这天家家户户要把房子院子清扫一遍,平常够不上的犄角旮旯全都要扫到,农家的院子也要拾掇的干干净净,撒上水,擦亮窗户;全家的被子通常也在这两天全部拆下来清洗一遍,棉絮不行的要收拾收拾再缝,衣服也要洗净。之后腊月再不干洗衣被地活。

05

腊月廿六、廿七:炸油果子

油果子是兰州人整个春节的高级面点,各家要做很多,一般的家庭也要做一小缸,招待人很省事。

制作时先发好发面,再活死面,擀成薄面,死面在下,发面在上,摞一起一卷,做面剂子,有时也用姜黄、红曲等色料,和成五色的面剂子,然后用一双巧手,制成各种形状,如蜂蝶昆虫、鸟鼠鸡鹅、花卉草果等,经清油一炸,就成了色彩艳丽的油果子。

来人端上桌,品尝油果子的香脆酥甜的时候,还要赞赏炸制手艺,暗暗比对较劲,看谁家的更好看,更适口。

06

腊月廿八:蒸馍馍

“二十八,蒸枣花。”这是民间腊月二十八的风俗习惯,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不论你是做红枣、蜜枣馅儿的,还是红豆馅儿的馒头,今天就得开始蒸馒头了。按照老人的话说,其实这就是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

老兰州人,过年亲戚很多,常常这拨走了那拨又来,做其它主食根本来不及。因此,往往小花卷是一般招待亲戚的主要主食,过年一般至少要蒸一大缸。

亲戚来了,蒸笼里蒸糟肉等半熟品时,顺便蒸一些小花卷,炒几个菜,就齐活,剩下的就是喝酒。像赶集一样,这家待待,赶紧又走了下家。

07

腊月廿九:做糟肉、炸丸子、蒸八宝饭

可以说糟肉代表着老兰州的年。兰州人过年别的可以不讲究,但若没有一碗糟肉,这个年就感觉没过好。

相传兰州人过年吃糟肉起于明朝。当时明肃王从江苏迁兰,过年喜食酒酿蒸肉的江苏人,在没有酒酿的兰州,为了吃到家乡味,更主要是为了在春节表达自己对南方家乡的思念,就地取材制作兰州酒酿蒸肉。

时间一长,兰州糟肉就定型为五花肉和与酒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豆腐乳的结合,蒸出来的肉肥而不腻,口感软烂,肉香和酱豆腐香绕于舌尖,成了兰州的年味之一。

08

腊月三十:贴对联、守岁

大年三十的下午所有人家都要贴窗花贴对联。

贴完对联就要迎灶王爷了。这天晚上要在灶台上摆上糖、瓜子、油果子等食物迎接灶王爷回家。通常讲究这天是不能扫地的。

兰州人三十晚上要吃臊子面,也叫“长面”,象征着阖家团圆、健康长寿、天长地久。后来年三十也有改吃饺子的,吃臊子面放在了初一。不管怎么改,臊子面是一定要吃的。

臊子面就是在煮熟的手工面上浇上猪肉臊子、黄花菜、木耳、鸡蛋、豆腐、蒜苗调制的臊子汤,香味浓郁,蕴含着一年来生活甜美、艰辛、幸运和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祭拜家神后,即开始“守岁”。小辈们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老人给小孩们散发“年钱”。守岁之夜,全家老幼通宵不睡觉,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直到天亮,故又称“守夜”、“敖寿”。

待子时一过,各家各户纷纷行动,燃放鞭炮,迎接新年。鞭炮声告诉人们旧岁已辞,新年来临。

相关文章

  • 腊月记事(三)

    进入腊月,忙碌了整整一年的兰州人,大多的男人闲了下来,居家的女人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全力为过年做起准备。 于兰州...

  • 腊月记事(一)

    进入腊月,一般的人家都开始忙活了起来,眼瞅着春节就在眼前,一个挑逗味蕾和晒新衣的特别节日,加上红包的吸引,闲下来的...

  • 腊月记事(二)

    02 又下雪了,站在窗前,在这个寒冬的腊月,凝视窗外飞舞的雪花,像千百只蝴蝶似的,似舞似醉,扑向窗玻璃,在玻璃上调...

  • 过年记事(腊月廿二)

    最近看了一些简书老友的文章,思考颇多,也收获颇多。文章贵在真实,何须华丽文字的装饰,更不必道德高下之评说。用我们的...

  • 腊月二十九记事

    腊月二十九,先生还要去要账,儿子要去学校学习,我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娘家。 先生去要账开车方便,我就坐公交车吧。骑着共...

  • 2018.01.24《腊月记事》(五章)

    《腊月记事》(五章) 1、《安静,正像冬日一般经过》 安静地 看地球上最安静的季节 在想,自由的为什么总是 那些看...

  • 年轮‖我的腊月记事

    【文字家园】年轮故事征文大赛 腊月朔风紧, 辞旧又迎春。 岁余频回首, 季冬添年轮。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既是一年之...

  • 过年记事(腊月廿六)-聚餐

    今天最终决定还是回老家过年吧,虽然心里面有些不痛快,但春节是重要的节日,父母就我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况...

  • 过年记事(腊月廿八)-放假

    今天大家基本上都请假了,我作为垫后部队,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上午去了甲方办公区,准备随时可以支撑一线问题。结果一上...

  • 过年记事(腊月廿九)-除夕

    昨天与拼车司机约定今天八点半出发,接上我后直接出发,走济泰高速,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市里,然后我老婆开车再到市里接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腊月记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xp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