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道:治理。
乘:shèng,车架。
千乘之國:意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大国。
敬:认真对待,以……为主。
信:使动用法,使人民相信,信于民。
孔子说:纵是治理拥有“千乘”之体量的国家,也不外乎五件事:对大大小小的事情认真对待;获取人民对治理者的信任;节约用度不奢侈浪费;爱护人民;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导人民做事。
“敬事”的核心在敬,即认真对待,例如治理者对于人民群众的需要能认真对待,采取适当的方法满足需要或解决问题,而不是打哈哈或者撒手不顾。
因为治理者“敬事”在先,人民能够感受到诚意,因而能够信任治理者。如战国时期变法家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商鞅命人在闹市区放一块三尺长的木头,并下令“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都持怀疑态度没有上前,商鞅把赏金提高到50金,百姓们更加怀疑,因为所要做的事情与赏赐根本不成正比。一个人抱着试探的态度把木头搬到了北门,结果商鞅把奖金全部兑现了。于是大家才相信了商鞅的说到做到,并且在新法颁布后很快得到落实。关键并不在搬木头或搬石头,而是商鞅对自己说的话说到做到,因而能取信于民。
“节用”一事,在于不节用则必定劳民伤财,如果治理者把国家的财富花在面子工程上铺张浪费,而不是用到真正能够造福人民群众的地方,一来本可造福而不造福是为“害”,二来也会损伤人民对治理者的信任。这其中已经包含“爱人”的意思,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治理者,会实事求是地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实事,办好事,造福人民。
“使民以时”可以用古代治理国家的情况来做例子: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耕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四季变换、风雨旱涝息息相关,如果治理者不配合农时,在春耕时节征召劳役大兴土木,或者在秋收时节发动战争,都会导致农业生产的不顺利,因此造成饥荒等等情况,进而破坏国家整体的经济情况。当今的农业生产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已经降低不少,但“使民以时”仍然是重要的事情,“996”“福报”等本身也有“不时”的意味。
敬事、信于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五个要点以“敬事”为主,各有次第,又相辅相成。
治国如此,大大小小的企业公司,又怎么不是呢?领导忽视员工工作条件,造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消极合作,钱不用来改善员工福利,花在玩物收藏等东西上面,工作时间安排不能劳逸结合,加班变成家常便饭,岂是长久之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