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调张扬的人,之前我还蛮不理解的,我一直认为做人总还是要一以贯之的保持谦逊低调比较好。但最近的一个思考让我改变了对低调踏实和高调张扬这两种姿态的看法。
其实个人对他人的惯有姿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所面对的主要人际关系的周期长短的影响。
有一类人,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都是短期关系(比如销售、合作、BD 等),这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展现自身价值以开启短期关系并从中获益,而因为关系维持时间短,所以并不需要担心后期类似“质量断崖”的问题,而这种待人习惯有时候也会被他们迁移到其他人际关系中(所谓的职业病)。而另一类人,面对的主要人际关系以长期关系为主(团队合作、师生关系等),不稳定的价值供给会严重影响这种长期人际关系的稳定 —— 人们无法接受那些一开始看似牛逼哄哄,但后期总是给出惊吓的人,相反偏好那些能够稳定提供良好反馈和价值的合作者,这种处于长期关系中的个体也自然得去适应环境并发展出一种特有的待人模式。
由此切换一个领域来思考,道理还是一样的。例如做产品,如何制定产品策略和运营策略,也要首先考虑清楚自家产品和用户的关系,是长期关系?还是短期关系?这一点很重要。策略需要配合关系目标展开。
另外一点思考是,即使产品与用户是以建立长期关系为目标的,也并不代表产品只能呈现那些能够稳定输出的价值并保持一以贯之的克制姿态。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产品也需要为用户提供短暂的闪光点以开启短期关系,从而有机会呈现持续稳定的价值和闪光点,把大量用户留下来(例如2014年疯狂的打车补贴)。
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有持续稳定的闪光点。谈恋爱同理。在没有稳定的闪光点之前,还是尽量保持克制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