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总经理开会时我睡着了,然后有了这5000字的检讨~~~~(>_<

总经理开会时我睡着了,然后有了这5000字的检讨~~~~(>_<

作者: 李子归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22:08 被阅读0次

    嗯,在总经理给大家开会的时候我睡了五分钟,总经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然后有了这篇检讨。

    真的是,好难过啊。

    不过因为会议上总经理主要是在引经据典教给我们各种管理知识,所以我的检讨就成了下文这个样子。检讨略长,约5000字,涉及到了儒释道以及哲学甚至历史部分观点,有耐心的可以细细看,也许会有些用处。不妥之处,也请斧正。

    会议上总经理主要说了关于如何驭下的道理,以及正确思维方式对做人做事的重要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驭下:

    1.1阴阳平衡

    1.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3因上渴求,果上随缘

    2、关于正确思维方式

    2.1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

    2.2实用主义

    2.3拥有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说说我对于总经理所言的一些理解。

    关于驭下,第一点和第二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讲究的是一个平衡,若要深究,第二点应该算是第一点的具体表现形式。

    先说第一点,阴阳。

    从定义上说,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在我国,阴阳的说法最初出自《周易》,后被得到各家的重视,并不断发展,现世流传的主要是老子的道家易。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则对于“道”做了延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想要得道,必须阴阳平衡。

    传统医学家认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大多数由内而外的疾病的根都源自阴阳失衡,所以治病的时候,首先做的事情便是根据其五行属性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这是对于阴阳平衡理念的最直接的应用和实践。

    我们从小到大所被外界灌输的理念中,也处处有阴阳的影子,如女性为阴男性为阳,一个班级里如果男多女少或者女多男少,就会说是阳盛阴衰或者阴盛阳衰,如月为阴日为阳,没有太阳的天气,都会被称为阴天,如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如黑暗为阴光明为阳……

    同样的,我们的性格划分也有阴阳之分,比如一个人性格过于沉默寡言行事莫测就会被说性格过于阴柔,性格过于活泼开朗行事直率就被说过于阳刚。对于管理者来说,性格及行事过于阴柔或者过于阳刚,都是不行的。

    管理者过于阴柔,行事让人猜不透,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下属也会终日战战兢兢,心理压力大。管理者过于阳刚,容易思虑不周,行事草率,后果不可控,容易忽略下属的心理需求,时间一长,怨气连天。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凡事都要学着去把控一个平衡度,也不能本末倒置,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都要做到进退得宜,阴阳平衡。

    其次说说第二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话有两处出处,一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一是《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从字面上理解,都是说水清到极点就没有鱼,人太苛求就没有伙伴。

    在《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主要说的是为君者治理不可以不知道百姓的本性,心思和习惯,治理百姓的过程中要顺着百姓的性子来,而不能用自己标准去要求百姓。因为百姓所处的位置,思考的方式,深度,广度都和君王是有区别的。君王要做的事情是把百姓邪枉的坏事改正过来,使他们自己心安理得;用宽大怀柔的办法引导百姓,使他们自己能寻求本身的完美;度量百姓的资秉,因材施教,使他们自己能找到前途。百姓偶然犯了小的过错,必要找出他的好处,来赦免他;如果要判死刑的,想法子让他活下去。这样百姓才会爱戴你,拥护你,从而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在《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中,主要是以说理的方式来解释这一句话,嘉奖大德,赦免小过,不要苛求一个人的仁义完备无缺。弯曲的应当使他直,但应该让他自己得到它;使他宽舒,但应该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但应该让他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强迫着他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

    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管理工作中,也是一样的,想要管理好员工,让员工积极主动好好工作,在管理者要做的是引导工作。根据员工的能力水平去安排工作人去,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只要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即可,对于做事的方式方法只要没偏离原则可以睁只眼闭只眼,而不是一味地要员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做事。要是那样子的话,只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就好小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如果父母觉得我们做得不对而苛责我们,或者对于我们做事的方式方法指指点点,我们就会很生气,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我们却会故意做得很差,或者直接放弃不做了。

    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员工不会损坏公司利益,没有影响到其他员工的习惯或者喜好,要尽量去包容。如果觉得他们的习惯或者喜好可能会对他们自身或以后的发展不利,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友善提出意见或者引导,让他们主动去改变,但是绝对不能强迫着他们改变。

    最后再说说第三点:因上渴求,果上随缘。

    这句话乃是佛家之言,也可以说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佛家讲究因果,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一切的果都来自于因。任何的成果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从我们公司提倡的种子法子则理解,就是你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做事情的初心是因,在事情出结果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因。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好的结果,出发点是要好的,为了达到目的之前所做的一切都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而不能投机取巧,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群济法师认为,只要因缘具足,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因缘还不具足,还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相反,把结果看得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结果永远都不可能出现。

    所以说在从因到果之间,最不可缺的行动和努力,而不是说只要种下了因,就坐等收成。举个通俗点的例子,比如说如果我们的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后不管不顾,我们绝不可能健康成长,绝不可能有机会坐在不受风雨入侵的办公室里安心上班。

    接下来再说说关于拥有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总经理在说正确的思维方式之前,首先说的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还举了关于心动还是风动的例子。

    有这么一个佛家故事:某一天,六祖慧能来到南海法性寺,正好遇到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那时,风吹刹幡,有二位僧人辩论风和幡,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两人争执不已。六祖却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 在这里的心动言论,便是被归结为朴素的唯心主义。如果六祖说的是风动,那么便可以归结为唯物主义。

    有网友戏言,如果是王阳明看到了这故事,会说,心随幡动心之体,心随风动意之动,心随幡风动是良知,幡动风动心不动是格物。这话是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变体。

    王阳明是明代的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那个时候尚未有对于唯心唯物进行定义,但他的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唯心唯物的关系,以及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心作为实在存在的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其实是我们的意念。当我们知晓善恶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于事物是有好的理解的,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在这句话中,比较难以理解的是“格物”。格有探究之意,格物即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礼记·大学》中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意思是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把万事万物认识、研究透彻之后知识自然就得到了。简单来说,就是格物致知。我们要真正地做到格物致知,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只有当我们把所思所学用于实践,实践经验又反过来指导所思所学,如此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然,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还提及了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比较科学的一种观点。不管我们学了什么,学了多少,其实都是为了应用。到了这一步,便可以引出“实用主义”了。

    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本质都是为了指导人们的行动而存在的。当我们觉得唯心主义适用的时候,我们就用唯心主义,当我们觉得唯物主义适用的时候,就用唯物主义,觉得辩证唯物主义好用就用辩证唯物主义。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比如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到了西汉时候独尊儒术,并不是说其他的学说不好,而是西汉时国家统一,想要长治久安,首先便是得让国民的思想统一,儒家之言刚好符合政治需求。纵观整个中国史,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每个朝代建立之采取的都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文治之法,比如“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到了中期,国立强生,帝王大多采取的是“开疆拓土”之法,对外征战不断,比如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隋炀帝对高丽的讨伐等等。

    关于第三点拥有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在这点上,我想从我的专业说起。我大学学的是师范类历史学,一个偏门得不能再偏门的学科。很多人会问我如果不当老师,学这个有什么用?我觉得有用,非常有用,至今都没有后悔过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因为正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改变并训练了我的思维方式。

    相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同学,在文理分科前都是学习过历史的,对于不喜欢历史的人,考试的时候真的是要命。因为历史的考试题,不是在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一类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就是考对某个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或者考同一时期发生的同一类事件的对比和总结。

    说实话,我是特别喜欢这些题目的。历史很讲究一个前因后果以及联系。考知识点的题目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同一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某件事情当中谁都做了什么,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考考对某个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或者考同一时期发生的同一类事件的对比和总结这样的题目让我学会了分析和总结,让我清楚了万事万物都是处于联系之中的。哪件事情是被哪些因素推动着发展的,哪一个历史事件和之前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共同点,什么样的区别。这样的考题及回答的方法,要是我运用到工作中,妥妥的就是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的法宝。

    但是历史又是善变的。大师胡适在《实验主义》一文中说“历史是个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这话是有十足道理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历史故事,是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版本极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大概是在宋朝定型的。所以才会有国内十几个地方争抢“梁祝故里”的名头。再比如《史记》和《资治通鉴》中所记录的汉武帝是不一样的。因为《史记》重在说事,《资治通鉴》重在说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会有所偏差。

    历史还分正史和野史。正史是官方承认的,野史则是一些民间人士所撰写。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正史就一定是真的,野史就一定是杜撰的。其实,不一定,这除却真伪,还和人们的理解有关。比如《史记》是公认的正史,但是里面记录的“焚书坑儒”之事,原文记载的是“坑术士”,当时这个术士指的是什么无人知晓,有说是泛指儒生,道教之士,方士,江湖术士等,然西汉之后统一说法是儒生。现代的一些史学家对此仍有争论,认为甚至还有质疑此事不存在者。

    但是我觉得,历史的真真假假有时候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的我们是否有所启发。历史的真伪我们难以辨清,对于我们经历的或者听过的许多事情也是这样。很多事情,我们信了,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比如鲁本斯所画的《西门与佩罗》这幅油画,画面展现的是一个衣衫不整的老人和一露着胸部的年轻女子,老人伏在女子身上吸食她的乳汁。如果我们不知道这幅画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也没有注意观察,第一反应一定会是很恶心。但是事实上画中的西门是为波多黎各的独立而奋战的英雄,却被国王监禁在监狱里,被判"禁食"刑。罗马妇女佩罗得知父亲西蒙被判处饿死的刑罚后,在探监时偷偷地以自己的乳汁喂养他。她的行为被一个狱卒发现,当权者得知后十分感动,她的父亲被准予释放。这个故事被称为罗马历史上孝敬的典范,古罗马历史学家Valerius Maximus将这个故事记录在自己所著的《罗马人可纪念的善举》一书中。这幅画被挂在波多黎各国家美术博物馆门口,这个国家的人对于这幅画所讲述的故事和表达的思想引以为荣。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很多事情的第一印象都是我们所思即所见。但是我们的直觉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思考,要学会通过事情所展示出来的现象去探究本质,再做出判断,不要被偏见蒙蔽了我们的心和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经理开会时我睡着了,然后有了这5000字的检讨~~~~(>_<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zi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