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燕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为人父母者,几乎都能给孩子充足的生理营养,让孩子顺利地成长身体。可是,心理营养呢?家长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吗?如何给?在每个孩子成长的阶段有着其独特的心理需求,若抚养者敏感的捕捉到并满足他,会使孩子内心充盈,信心满满的开启他的人生之旅。如被忽视,也许,孩子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来修复。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想,这给许多的父母提供了一个伤害孩子和控制孩子的理由。我相信很少有抚养者会刻意而为之。就像【礼记.大学】里说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人的成长是从“自知”开始的。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这也是这个伟大的哲学家留给世人最广为传之的一句精典。我想,不管我们是面对孩子的养育还是对自己所涉及领域,如果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知的领域,我们为之去学习去了解,暂时放下那一点点自恋,也许世界也就给了我们非常大的空间,从而值得我们去敬畏,尤其是抚养者对孩子,面对一个弱小的需要我们无比呵护才能长大的孩子,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接纳和陪伴他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5763/0001ef126c02fda7.jpg)
一个人的认知会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说不知者无畏也好,说活自己自我的世界也好,“井底之蛙“就是这种状态。记得有个来访者,是妈妈带过来的,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他妈妈说:“平时对孩子就是正常的教育啊,我还为孩子找了一所私立学校,你说为什么说不上学就不上学呢”?我笑着问她:“正常教育如果正常,怎么会是这样的状况呢”?是啊,这是现在很多所谓问题孩子的缩影,每每当孩子出现各种状态是,他们无辜且茫然的眼神就在告诉我: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认为孩子是正常教育的。所谓的成长始于无知,终于习惯,习惯成自然。
在讲座中我经常会我提问妈妈们:“你觉得孩子和老公比较,这两个人你更懂谁?”“孩子”。说自己懂孩子的妈妈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懂得孩子的需求,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很好的回应,所以,他们的孩子不存在叛逆,也没有成为所谓的“问题孩子。” 另一种说懂孩子的其实是你以为是的懂,就如“有一种冷:是妈妈说我冷;有种撑是奶奶说我饿;有一种兴趣和爱好是妈妈为了我好……”居于此类的,己所欲,施于人,不过都是自恋惹的祸,这就是自以为是的认知。
第二种: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状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这些是经常出现在各个学习场所,他们开始放下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全感,认知到自己的不足才是真正意义上改变现在的开始,敞开的心态让他们活的越来越放松,从而开始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开始接受孩子的独一无二。
第三种: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到了这个层次的父母基本知道如何用自身的能量来带动引领孩子,懂得了的尊重孩子生命的独立性,可以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第四种: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记得乔布斯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讲过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个层认知的父母已经具备发现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特质,已经在无意识开启他,尊重他,并成就他。他们的心灵是敞开的,他们可以安心并且信任孩子,给予孩子爱和祝福。
在人之初,婴儿的教养方式好与坏,与妈妈有着非常直接且紧密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5763/c56cc8959794398e.jpeg)
在心理学的角度,可以从三个标准来判断妈妈的“好与坏”:1、反应性,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给予积极的应答和反馈;2、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在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笑和说,我们都会,但什么是爱抚?爱抚又是什么?当我们还不会说话时,常常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需要,渐渐的,当我们会说话时,肢体语言使用就更少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我们还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爱的方式!还记得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8岁的儿童唱的一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夸夸我!”孩子用歌声唱出了她们内心对爱的需求!孩子要的其实很简单,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他们的需求和物质没有任何关系。可事实上很多母亲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而错过了他生命之初最纯粹的连接。我们觉得很爱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她!给孩子找最贵的早教中心,买最贵的学区房,找最热门的学校,那些,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爱”。“抱抱我,亲亲我。”通过和孩子温暖的身体接触,让他感知到妈妈的爱,通过身体接触来表达希望给予,或得到安慰、支持、爱和热情的愿望,身体式接触对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也很重要,缺乏身体接触刺激会阻碍心理和运动的发展;3、 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的内容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我们看到,有的妈妈带着孩子走在马路上,轻轻的拉着他的小手,温柔的叮咛着:“宝宝,记得红灯停,绿灯行行,黄灯闪闪要小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妈妈,让我想起狐狸告诉小王子的智慧:“有些道理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5763/332840f00b9dd011.jpg)
结合以上三个判断标准:一个用心的有敏感度的妈妈在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孩子的哭声并给予相应的照顾,这样的妈妈是好妈妈,而好妈妈不在于你的长相、你的学历、你的身份和地位。最好的家庭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更爱家!
可实际上,我们中国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家庭,大部分夫妻的交流很少,而是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当父母还在扮演着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的角色时,孩子才是真正最大的“受害者”。家是一种氛围, 在爸爸妈妈共同努力下给孩子营造的一个温馨的港湾,一个能量的充电站!
在我推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遇见很多所谓问题孩子的父母,原本他们是带着对孩子的不满和控诉而来,原本他们想要改变孩子,却无一例外的走向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孩子是照见我们的镜子,只是教育的特点是需要延迟很多年才能让我们看到结果的呈现。那让我们一起带着满满的善意善意和理解,让我们去陪伴孩子走过他们最需要我们陪伴的阶段。若说助人工作像是陪一个人经历一场困难与挑战的旅程,那么,我期待透过我的分享,可以让更多的人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带上我们对生命的尊重,用一颗款待的心,让孩子也能遇见美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