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网上时常看到有关语文课本编写引发的种种争议,此类新闻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爆出一则,然而大水花之后,相关部门却屡次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作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之前微博看到小学人教版语文课本上一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章,以及对这篇文章的批评。由于笔者本人小学的课本是北师大版,便带着好奇阅读了这篇受人诟病的《一面五星红旗》。读完后,确实是理解了为何这篇文章被诟病的原因,一篇胡乱编造出的、完全不符合常理的文章,一面贬低外国人没有人性,一面弘扬他们所谓的爱国文化,文章充满着浓浓的咪蒙味。用糟粕教育后代,然后要求他们无所不能,可笑可悲。
不禁回忆起中学时曾经在课本上学过一篇文章,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至今还记得读完这篇短文后自己心中隐隐产生的悲戚,以及因为内心油然而生的爱国情结而导致的热泪盈眶。
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
爱国教育是无可非议的。自然,爱国教育将主动权交给受教育者,润物细无声地深入读者的心底必定是远好于强行灌输给后代口号式观念的。同种题材,核心相同,有些文章很容易让人读完后产生共鸣且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文章不仅掀不起读者内心的波澜,反而让读者觉得抵触与厌恶。
我并不反对在语文课本中加入其它元素,因为立场是需要意识形态反映出来的,但是既然加在语文课本里,那主次一定要鲜明。语文学科学的是什么?学的应该是语言文化。语文学科培养的又是什么?培养的应该是文学素养。在语文课本里频频加入其它元素突出而有悖常理的文章,着实是不伦不类,实在是可笑至极。别说有的文章因为“用词不适合学生阅读”删掉,近来更是有大家的文章因为“晦涩难懂”与“思想落后不适合现代”删掉,之后用他们的名笔写下一篇篇浅近的文章,去教育出祖国未来的栋梁。
这些人当真是又蠢又坏。
首先,思想的碰撞绝大多数来自阅读文学作品,而文学是没有过时一说的,只能说是现在的读者与过去的作者以及那个年代来了一场灵魂的交流。再者,年龄根本不能成为是否能阅读一些文章的决定因素。任何人都有思想,儿童也不例外。在课本中加入没有营养与价值的文章,目的是传递某些思想或价值观,这说起来也是可笑的。不知是在低看未成年人的思想,还是自己脸上的金没有贴住。未成年读者面对文章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能,也不应该,去品尝某些人嚼碎的残渣。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东西本身是多样化的,至于接受什么,对什么保留意见,好的亦或是坏的,传播者要做的只应该是认真的引导,而非一刀切断的删除。
仔细想来,课本的编改修订确实是一次比一次差。课本是潜移默化影响后代思想的重要工具,编写课本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关乎后代的成长,然而这件严肃至极的事情却要夹带私货,令人觉得啼笑皆非,毕竟评论关闭也抵不过悠悠之口的。
曾经的课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带给学生的是人性的教育,是一场瞻仰文化,学习文化,敬畏文化的旅途。
那么现如今……
种下败种之后,收到的,必然只能是恶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