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很难么?确实很难。
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说话。那个时候,无论谁,都会不厌其烦的、反反复复的“训练”孩子。当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得到的是一片欢声笑语。
细想起来,孩子得到奖励,是因为父母得到“认可”,孩子的成长满足了父母的愿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期望变得越来越高,尤其在领居家、亲属家.....的孩子很优秀的时候,父母变得焦躁了,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变得严厉了,是因为他们的“希望”总是得不到满足,于是变得不会好好说话了。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也普遍提高,更多的人认识到对还孩子要好好说话。
什么才是好好说话呢?
不是一味的“柔软”、“肉麻”就是好好说话,什么宝宝不离口,贝贝就是第一之类的“奖励性”语言,把孩子们都变成了不可一世的“皇帝”、“皇后”,老师说不得,教育管不得。
好好说话,是要讲道理、摆事实。同时更要讲规则,任何事情的判断都是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来很衡量。不是有父母、教师、学校和教育以为做出“忍让”来实现的。
宽容是有界定的,如网上的一个信息:
“【#特殊爱好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有多棒#】#妈妈给四年级儿子请7天假去看虫#广东深圳,张赫奕6岁时突然爱上各种虫子,为了看虫子,怕虫的妈妈带他跑了10多个省份。四年多来,张赫奕一直保持热爱,他认识近300种昆虫,去了很多小学讲PPT。这学期,妈妈还帮他请假一周去看虫……他梦想长大后考昆虫专业,妈妈说,只要他能坚持,我一定陪到底”
这样的教育是宽容的,若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
经过反思,也许我们一直都在用错误的方式来反复的而教育我们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殊不知,也许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发现。我们的修炼过程就是一个笑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0587/2ee8b996d543ea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