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时间管理,是每个人都想谈论的话题,尤其是认为自己做事效率不高的人。我以为,时间管理是一个成功的人和平庸的人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入职以来,身边很多同事都在说忙,各种忙,忙于写各种表格,写各种总结,排查学生的各种信息,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老师都要说从早到晚都在完成各种打卡,上课,备课,改作业,家访,各种会议,志愿者服务,巡河,各种临时性工作。并且,这种情况也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很多家长也表示理解,说做老师的确实忙。我以为,所有的忙都不能是不读书的借口,以我为例,上课加行政性工作确实比较忙,但我觉得我说的忙中也总能“偷闲”,不总是那么忙,或者说,如果要抽出时间去读书学习,我相信是有的。
就想周树人先生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还是有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从内心深层次就觉得自己忙,这种忙其实也存在假象,总不至于忙到没有时间吃饭睡觉吧?今天读熊纪涛老师的《教师高效阅读秘笈》中有一个词很专业——伸缩性事物。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我们只是说在做,但这件事又是具有弹性的,在完成的过程中你有时快有时慢,不总是那样的。比如,你前两节上课,这件事是不具有伸缩性的,而后两节你要备课、批改作业、写教案等等,这些事是具有伸缩性的。伸缩性事物你是可以从中抽出时间来阅读的。
再者就是小学教师,不管怎么说,小学老师没有早晚自习,周末双休这些是完全可以保证的。所以“八小时以外求发展”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为什么我还这样碌碌无为,我反思一下自己。
1.没有明确的规划。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当想起来读时,也会读一段时间,当落下来时也就慢慢不想坚持了。我认为这就是缺少规划。
2.没有团队引领。去年学校成立读书会,我坚持了12个月的打卡,12本共读书目都有完成打卡,今年无人主持大局了,也就把学校的读书会搁浅了。
幸福三件事
1.陪孩子去轮滑,在世纪广场完成5km跑步。一举两得,最后离开的时候还碰见宋老师了。
2.今天重启读书模式。坚持下去,要不然开学了带领数学组教研可能说什么都不知道。
3.制定读书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