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磕无聊的事,做有趣的人

磕无聊的事,做有趣的人

作者: 三石大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6-12-10 20:50 被阅读59次
    死磕到底

    你要问我喜欢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得到无数种答案,随当时的心情而定。但你要是问我喜不喜欢有趣的人,得到的一定是肯定答复。

    谁不喜欢有趣的人呢?理学大师程颢的“座中有妓,吾心中无妓”令人捧腹;清初金圣叹才气逼人,连遗言都用“火腿味”戏谑自己;民国奇人黄侃居然“发多少工资讲多少课”;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那时明月有趣到令人发指;微博大咖和菜头的文字好似隔着背心瘙痒,令人欲罢不能;就连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挑逗了大众的趣味变成网红……

    “有趣”绝对是稀缺资源,我问过很多朋友,有趣的人应当是什么样。答案一大堆:生活积极、幽默风趣、性格温和、脑筋灵活等等。总之就是一句话,相处时能让人舒服。的确,从这个角度讲具备如此品格的人的确稀缺。可我认为如此多的描述只能“意会”,很难确切地形容出何为有趣。

    有趣,是一种能力
    如何理解 “有趣”

    纵观如此多牛人,我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趣,一定有自己的爱好并痴迷其中,而这种爱好必须与外界的看法无关,纯属各人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洗礼,或者说死磕。

    当他通过洗礼和死磕将自己的爱好变成技能,又将技能从熟练变成艺术的时候,其所散发出的魅力就会感染到周围的人,使他们可以从其艺术中得到愉悦的刺激,从而产生“这个人有趣”的印象。

    所以,“做个有趣的人”或者说“如何令他人觉得自己有趣”其实是被动技能,就像游戏中英雄给其他角色加成一样。被“加成”过的角色会无需你有多么投入的表现,只需从你的一言一行中就能得到有趣的反馈。从这个角度讲,“有趣”的确稀缺。

    有趣的充要条件?

    也许你会问:照牛人的标准来要求有趣,那常人不都得在平淡寡味中了此一生吗?的确,“有趣”是大众化的,要不怎么有句“高手在民间”的俗语呢。

    死磕,谁也不能打扰

    摒弃低俗与反人性不谈(发挥你的想象力),“有趣”需要丰富的阅历扩充眼界、一定量的知识库存保证输出、足够频率的练习以便熟练掌握技巧、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从而不被生活所累,有时甚至需要一点天赋做点缀。这些条件其实普通人都能具备,但它们绝不是有趣的充要条件。

    真正有趣的人从来不辜负自己,热爱生活。他们品尝过低潮的苦涩也经历过人生的丑恶;始终相信世间的美,在逆境中总是能积极面对不断死磕;在人生的高潮也能坦然面对不会迷惑,总能看清眼前的路,哪条是对,哪条是错。

    这,才是有趣的充要条件。

    磕无聊的事,做有趣的人

    自媒体大咖罗振宇在其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上著名的“每天60秒”语音,从2013年起持续至今。每天六点半准时发送,从不间断;每周一篇视频读书节目,兼具趣味与启发性,也火了四季;他的跨年演讲2015年第一年就能在水立方成功举办并且高朋满座;前段时间还用一元钱拍卖掉了未来二十年跨年演讲的赞助主办权。这一系列在传媒领域的创举为他带来丰厚的收益和大量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别说几百万的铁杆粉丝在背后支持。

    有趣的人们,我们做朋友吧

    作为旁观者,我们在看到他牛逼闪闪地“有趣”着的同时,谁想过他那短短的每天六十秒平均要录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无瑕疵地掐好点数;一期五十分钟左右的视频节目,从策划到播出有时需要做十几万字的功课;三个小时的跨年演讲,需要对几十万字的材料了然于胸……

    这些可都不是什么有趣的事,而是由日复一日一的重复,甚至是乏味的堆砌才成就了现在的化学反应。再看近两年火爆大江南北的喜剧竞演类节目《欢乐喜剧人》。节目最打动我的不是台前惊艳的喜剧效果,而是从幕后花絮中,发现了喜剧人创作的艰辛。从年轻新锐到舞台元老,无不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彻夜排练,通宵改本。台前的光辉璀璨和幕后的苦逼死磕形成强烈对比,有趣,真的不简单!有趣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升华。也许现在的你就已经是一个有趣的人,那么我能否和你做朋友;也许你将来会变成一个有趣的人,那么我们就一同行动,死磕到底吧。

    有趣的人们,我们做朋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磕无聊的事,做有趣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eu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