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又到年底,是时候吐槽吐槽媳妇了,按我现在码字的速度和肆无忌惮的文风,我有点担心,怕写多了晚上回不了家。年年都吐槽媳妇,我也有点腻了,不过又不吐不快,就一句哈,就一句:“你今年攒钱了么?”
今年不打算吐槽媳妇,说说兰精灵的未来吧。其实我对兰精灵的未来是有一点小担心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观察,我最近领悟出一个非常可怕的道理:孩子并不是未来,家长才是孩子的未来。
家长决定孩子的下限,孩子自己决定上限。一想到我和我的媳妇决定兰精灵的下限,我不自觉的就慌了。第一个冒出来的问题不是我行么?而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一般不喜欢拿身边的人举例子,身边的例子会让我想到《远大前程》,远大前程讲的就是不能跟身边人比较的故事,人不会因为比别人穷而觉得自己穷,但是他会因为自己比小伙伴们穷,而觉得自己穷。小伙伴不是别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才是真正的点。
举两个例子吧,在举例子之前解释下下限,所谓的下限就是她可以做她喜欢的工作,而不用为明天的早饭发愁。中饭和晚饭就不管了,正好减肥(这个笑话有点冷)。两人都很成功,一男一女。他们的父亲身份都差不多,一个是原杭州市曲协主席,一个是原北京市曲协主席。男的名字叫马云,女的名字叫关晓彤。
马云习惯性的被称为白手起家,忆当初都是家里围一桌人就开始开公司了。
马云能成功,自然是因为他自己牛掰,不过我觉得真的,他爸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马云作为个补考生,读了个中专,竟然在大学期间当了两年的学联主席,我只能对浙大那群高能默哀三分钟。
我想说的是马云能成功和他父亲保证了他的下限有重要关系。马云是我大学的外语老师,外语老师多牛x的好不好,我们杭电的外语老师更是牛叉的。他很屌,当几年老师,就跑去迟职,校长当时说了句“你想回来,杭电永远欢迎你回来。”
我后来看到杭电大门,才多少明白,杭电大门常打开,可能就是因为马云离职开始的。校长说这话也不是因为马老师教书教的多牛叉,从后来杭电其他老师对学校的抱怨,杭电也不是那种喜欢培养人才,保留人才的学校。那为啥?
估计还是马云他爸爸的身份起到作用,马云的爸爸保证了他有一个铁饭碗,丢都丢不掉。马云的创业是一条失败失败失败的过程,马云这个演讲家最后都挺过来了,为啥?
其实还是有他爹在后面拖底,他创业失败,他儿子也有爷爷管,他做黄页,有外经贸的关系,他做网站,第一单也签的外经贸,就连他回杭州,拉到软银的风投,外经贸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马云的成功他爸爸可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不过没有个曲协主席的爸爸,马云可能还在大学教书呢!
其实我想说,以他的学历最大的可能是当不了杭电的外语老师。
魄力这东西,不是自己给自己的,心里有底才有魄力,正是因为不用担心饭碗问题,马云才成了全国人的马云爸爸,对了,加一句马云是长江商学院一期的毕业生,我只想问凭什么?答案还是他有个曲协主席的爹。
说完马云爸爸,说说关晓彤吧。有个曲协爸爸,想不红都难,张艺谋给庆生,还说那一刻他就是关家人。若说搞关系,还是全民老公鹿晗厉害,竟然把自己嫁给了关家,看看,要想女儿嫁的好,家长很重要!鹿晗老公宣布牵手关晓彤,不久一路一代代言人就是鹿晗了,不得不说,曲协在外经贸就是有影响力。
说实话,我也想让女儿嫁给鹿晗,想想,我是在妄想吧。
还是那句话,家长决定孩子的未来,甚至决定她将来的婚姻,还能决定微博会不会瘫痪。
真的,别先让孩子努力了,骚年们,自己先努力吧,你保不住孩子的下限,她自己怎么往上跳?鲤鱼跃龙门?算了吧,若给鲤鱼修个足够高的架子,再一般的鲤鱼也能成龙,而家长就是那个架子,自己不够高,耗尽心血催孩子,小心把孩子筋骨催折。
那父母该怎么努力呢?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努力给孩子积攒人脉资源,二是给孩子攒钱。现在看,我这两个方面进展的都不是很理想,社交越来越少,存折一直再做减法……心慌慌。想想为啥?还不是我和我媳妇的父母决定了我俩的下限,下限有点低,名字改成兰德柱都没用。
自己努力,保持进取,保持学习,坚持阅读,别把时间用在看手机和无聊的偶像剧上,这是目前能做的事,媳妇,你准备准备,赶紧考二建吧,这是你能做的,就像我码字一样,这是我能做的,记住,你我不努力,兰精灵将来还会像我们一样整日挣扎。
第一个问题这个事是真的么,应该不用怀疑,我观察过,准确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一百个人里最多只有一个例外。
第二个问题是我行么,或者说我们行么?对不起,不知道,莫问前程,先努力吧,努力努力看看再说。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对待孩子。有句话叫做贫富差距,实质就是教育的差距,我不敢完全苟同,只是觉得有些道理!既然现在还不知道我们行不行,那只能两手抓,我们自己努力,同时合理的教育孩子。
什么叫合理的教育孩子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把孩子教育成穷人家的富二代。说实话,按净资产还有将来我们可能继承的资产看,我们肯定是穷人,净资产不算高,可能继承的资产几乎无(我们的父母又拖后腿了)这是我们的真实情况。
所以认清现实吧,我们是穷人,我不提倡我们活的很穷酸,不过我希望不要把孩子搞成穷人家的富二代。这里的富二代是贬义词,不是用来形容王思聪的那个富二代,提到王思聪又要回到家长决定孩子未来那个论调,才华横溢如王思聪,聪明灵力如王思聪,嫉恶如仇如王思聪,就因为他爹摊上事了,都多久不更新微博啦,只能说现在的王思聪已经不是传说中的王思聪了。贬义词的富二代是指过分宠溺,行为乖张,不思进取,不懂事的代名词。
宁可穷了全家,也不要穷了孩子,我本来以为这种事只发生在电视连续剧里,兰精灵不到三岁,我发觉这事正在我家里上演。
挺悲哀的,家长的补偿心理,以为已经穷可不能穷了孩子,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的也不能缺,这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个人自尊心的需要,请扪心自问,是你我的自尊还是孩子的问题!
自尊是虚无的,社会是现实的,打肿脸充胖子到底能充多久,这是个问题,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实用不了多久就露馅?
不说别的,一个学区房就够我们尴尬的了。现在想想,我们的父母真是幸运,他们当初可没有学区房的问题,倒是可以熬的时间长一些。
最近知乎有一个特殊的社区,或者群体,主题只有一个“他们不配做我的家长”。我不清楚兰精灵会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只能一边努力,一边盼着她永远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选项。
如何不把她教育成穷人家的富二代呢?首先是不要让她失望,觉得自己太穷了,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糖吃一样。比如水果捞32一杯,不用非要买,反正家里水果都有买,自己买瓶纯牛奶,买瓶酸奶,带着孩子一起做就是了,即满足了她的欲望,又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最关键的还是让她明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所以第一点就是不要让她产生自卑心理,想尽办法用更低的代价取得更好的结果,就像做水果捞一样,如果钱不足,就自己勤快一点。
这是物质上的供给,再说精神食粮!说人话就是教育,要不要补很多课?这个我不赞成不反对。如果孩子真的在某些方面拥有石破天惊的天赋,培养一下还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就不要到处撒网,抱着试错心理,她又不是小白鼠,凭什么擅自作主,拿她做实验。我觉得精神食粮这东西最好是言传身教,你想让孩子学跳舞,你最好自己去跳舞;你想要孩子学外语,你最好自己每天背五十个单词:你指望孩子好好学习,你最好不要自己天天看手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然,我这么说还是考虑到囊中羞涩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忘记告诉她,快乐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别活叉匹了,人活着是为了幸福,而不是别的。
合理教育说完了,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想了想,还真有,算第四个吧。我不卖保险有些亏大发了,最后加段广告正合适。
第四点:给孩子的未来提供一些保障。
首先是爱自己,经常锻炼,再牛叉的人也受不了她还没展翅,父母就卧病在床,善待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仁慈。
第二如果可以给孩子攒点钱,不要太多,起码她将来想成为吃货,梦想有一家自己的餐厅,你我能帮她圆梦。
第三给自己和爱人买份保险(有洽谈合同的没,我可以加你的链接,你给我提成),努力在经济上不拖累孩子,未来的中国,结婚很可能aa,没钱女儿都嫁不出。
第四:让她很小就学会理财,不要畏惧钱,要正确看待钱。
第五:给孩子买份保险(这条也招保险广告)
就这样吧,带病写总结,写成这样,说明我确实没装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