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过一家奶茶店,被彻底吓到了。
传说中的网红奶茶,排队排了100多米,出动了保安来维持秩序,这还没完,还有黄牛!
在我兴致勃勃观看了队伍后,刚要走,一个黄牛走上前来,问我,要不要买奶茶,在他这买可以不用排队。
原价28元1杯的奶茶,在他这可以100元买到,就不用再等两个小时的队伍了,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听起来挺划算的呢!
然而,买奶茶需要通过黄牛,真是闻所未闻!
据说这家店之前还实行过,实名制购买茶、一人最多买两杯,这种手段都挡不住黄牛。
真是活久见啊……
各种阴谋论
随着奶茶店大热,对于他的种种说法也开始起来。比如这家店是通过买人排队,来制造排队的效果。
甚至有可能,黄牛都是他们安排的。
各种文章还总结了以往网红食品的套路:
1、取一个看起来上了年纪点的店名
2、用高颜值的原材料(这个倒是无可厚非啦)
3、雇人排队
4、饥饿营销
5、找大v宣传
还别说,这五条,除了雇人排队无法证实,其他四条倒是可以对得上号的。
这些也可以说是营销的一种手段。
在排队的人群中,年轻人占了很大的比例。
偶有老人,在问起他们排队的时候,更多的说法也是为子女排队的。
也就是说年轻人是主要的消费群体(这不废话吗?)
这就不仅仅是奶茶了
奶茶是否真的这么好喝?
虽然我没有喝到,但是从亲身体验过的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啊!
身边有很多朋友喝过,但是没出现上瘾的情况。
就假设,这家店并没有买人去排队,因为这个毕竟没有切实的证据。而且也确实是有人真的是排队买奶茶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驱动这些年轻人去买呢?
1、从众心理
这个其实也是销售环节里面常用的销售模式。
销售里常用的一个话术,就是“你看那个谁是谁,和谁谁都买了呢。”利用的就是这个心理。别人有我也要有,看见大家都有了,这也就更想有了。人是群居动物,怕被孤立。
同时,人在选择的时候,有时候为了省时间又想找到好东西,看见大家都选择的一个东西,就自然觉得它是好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好呀!
只要形成了排队,只要形成的人流,就具备了吸引更多人来的条件。因为人有从众心理。
2、买的并不是奶茶,只是一个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是社交媒体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谈资,你了解的越多,玩的东西多,那么你跟,对方可以交流的东西就越多,而人与人的归属感和联系感,是通过交流得到的。社交货币多的人,与别人交谈的机会也就更多,也就更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对于这种形成了网络热点的事件,如果你能沾一点边,那就可以说你拥有了,这么一个社交货币,你就可以在小伙伴面前有交流机会。“那个很红的奶茶你还没喝过吗?我喝过哦。”
相信对于排的长队买到奶茶的同学,首先要做的应该就是,跟它合个影,然后发朋友圈。至于奶茶的味道,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它所带来的给你的亮相机会,还有跟别人社交的时候你拥有的社交货币。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讲,奶茶已经不仅仅是奶茶。排队也不只是为了一个味道。
未来的商业市场,更多的,也将会是社交货币的竞争。
无戒日更训练营第十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