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我们追逐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伤害,寻找,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我一直在想,我是否可以加入这个活动呢?我又没有上过大学,大学它是个什么概念我似乎并不是非常清楚。曾经每次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闲谈之时他们难免要问我,你说你现在后不后悔没去读大学啊?我每次都是义正言辞的说:“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感觉到后悔。除非哪天,听到说我的那些上过大学的同学他们混的比我好的很多,也许我才会开始感到后悔吧!但是,现在,我尚未听闻,所以我不后悔,也不至于后悔。”我想我自己就是那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那个人吧。
她说,她感到后悔了,当初艰难的选择完全是因为基于当初的家庭经济条件的考虑做出的决定。“倘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要让自己变得自私一点!”
自私一点,让自己变得自私。这本该就是人的本性啊!为什么她,为什么当初的自己却是做不出来了。也许我们是早就向现实认了输,不懂得应该要如何去反抗,反抗这世界本就的不公平,我们那会,还太弱。其实,也怪自己当初不努力吧,不努力就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找了很多借口之后就可以不努力,不用那么勤奋的读书让自己那么累。我上学那会,真的对书本不感兴趣,也总是觉得学过的东西都只是为了应试,完全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没有什么用。讨厌背诵,讨厌计算,更讨厌政治,讨厌国家大事。
我那时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同学们喜欢看小说,那些密密麻麻的像蚂蚁军团一样的文字,怎么能有耐心把它读完?要我的话,除非能把它拍成电视剧,面对那彩色的图画,赏心悦目的演员,和动人的背景音乐,我才能把它看的下去。所以跟那些下课就抱着手机看小说的同学们不同,我不看小说,我有空,到底都在做了些什么,我自己也不是记得很清楚了。
那时候老师还非要让我们看名著,也许有的同学看这些是基于兴趣的基础之上,而我,却只是为要完成任务而已。所以到现在,能记得的名著,能了解其中真意的名著,我真的想不起有多少。
哎,我自己啊,当初怎么是这样堕落的走过那段青春的呢?我现在,是悔不当初了。我后悔,并不是因为我听到那些上过大学的人们混的比我好了,而是在我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缺少的学识真的太多,开始厌倦自己这样浑浑噩噩的一生。
杨绛先生说的很对:“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我不懂为什么人总是有这样的想法,做一件事情之前,会先去询问下别人这样做可行与否,倘若有人说了我觉得这个行得通,他们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去做。有时候好像只是在等待一个肯定的答案,即使自己的脑袋里早就写好了答案。再确认一遍之后,好像以后后悔起来能怨的人就可以不止是自己一个了,就可以把自责降到最低了。而有时候,这些答案是可以从书本中寻找的到的。那时候你就可以怨书了,只怨书就够了,甚至连自责都不会有,毕竟你不能把一本书怎么样。
要说到后悔,也是在我近几年才开始有的想法。踏出校园之后看的第一本小说是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我为什么会去翻看这本小说,那是因为我当时实在是不懂得该怎么走出重重的困境。而百度告诉我,可以去看看这本书里关于生和死的解读。我会开始翻看,因为故事的发生和我的经历有些许类似,所以我想要知道他们是怎么走出来的,或许我也可以。
那时候的心情是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是对我最好的描述。即使身边有那么多朋友都好心好意的劝我,开导我, 我仍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接下来的路。那种痛的感觉无时不刻的纠缠着我,在我入梦前,醒来后。
思念一个不可能在再见到的人是什么感受?思念一个在另一个世界的人是什么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永远不会。我是感性的,试验是这样告诉我的,因为我是右脑思维者,所以痛之于我,会更深刻。
然而自从木月自杀的那天晚上开始,我无法在把死还有生看的那么单纯了。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因为在五月的那天夜里,箍住木月的死,也同时箍住了我。
我时常想起,文章中关于木月的描述,作者的心情真的是和我当时的一模一样,他说木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我就在想那他又是个怎样的存在呢?他无缘无故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像木月那样,任谁都猜测不出个所以然来。即使我冥思苦想了几天几夜,也仍然找不出答案,最后倒是把自己想的有点神经恍惚了。
人的年龄应该是随着时间一步步的在增长的,然而死去的人却是不同,他们永远停留在他们死去的年龄,不会长大,也不会老去,就像木月永远都只是十七岁那样,他也永远只是二十一岁。
人这一生,究竟活下去的真正意义是在哪里?是因为死太痛苦所以不敢选择,然后苟延残喘地活着吗?还是说生活实在太美好,所以不想放弃这美丽的世界吗?
我想到木月。木月啊,我和你不同,我决定活下去,而且照我的方式好好活下去。你一定很痛苦,我也一样痛苦,真的。
这个世界上痛苦的原因有很多种,而痛苦的人却只有一种。这世界上自杀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死去的结局却只有一种。木月的死带给直子一生都抹不去的痛,她还以为自己可以坚强的活下去,和另一个人再次恋爱,可是事实告诉了她,这不可能了。所以从始至终,直子,她从来都没有爱过渡边,却莫名其妙地和他发生了关系。也许,她在寻找寄托,也许,她感到了寂寞。可是,谁又知道呢?像这样承受不了伤痛的人之中,心灵世界在渐渐地扭曲着生长着。
所以最后她还是得去接受了治疗,可是这并不能解开她内心的结痂。最后,直子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木月那样,然后带给另一个人,渡边,无穷的痛苦。
终于退潮时,我一个人留在海滨。我觉得软弱无力,无处容身,悲哀化成黑暗包围我。那种时候,我时常独自哭泣,眼泪宛如汗水似的滚滚流下。木月死去时,我从他的死学到一件事,而且当做座右铭带在身上,那就是,“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渡边终归是要坚强于直子,他选择熬过痛苦,慢慢地忘掉痛苦,重新开始过自己的新生活,也可能是因为刚好他遇到了阿绿这样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所以他的生活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他也曾想着,是否要忘掉直子这个想起来就让自己痛苦的女孩,但是这个过程也是痛苦非常的,毕竟直子带给了他太多的回忆和曾经。所以在不断的痛苦回忆之中,渡边渐渐地领悟到了,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 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所以这段回忆伴随着他,每当他听到《挪威的森林》这首歌的时候,记忆就撕碎了所有美好的现在,慢慢地撕扯出他和直子的过往,只是这过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消散着的。
我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真情,一种完美的真情。比方说,现在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丢下一切,跑去为我买。然后喘着气回来对我说,阿绿,你看,草莓蛋糕!放到我面前,但是我会说,哼,我现在不想吃啦。然后就把蛋糕从窗子丢出去。我要的爱情是这样的。
这样的爱情是多么无理取闹的,这又该是一个多么不懂事的女孩呢?可是女孩啊,她并不是要故意如此去做的,她只想找一个可以包容自己的男人,一个懂得疼惜自己的男人,因为一辈子太长,不敢失了赌注,输的彻底。我把你辛辛苦苦买来的蛋糕扔了出去,这件事情,我只做一次,倘使你愿意再为我跑一趟,我就确定你就是那个可以相伴一生的男人,倘使你不愿意,也许我们就要选择分道扬镳。所以类似这样的测验,一次就够了,多了,男人会跑 ,没有,心套不牢。
爱,也总该是基于你我都存在于这世界之上。不然,它就是畸形的,扭曲的。 所以请务必要,好好活着,找一个愿意为你买草莓蛋糕的男人,去爱他,用彼此的爱让彼此更加相爱,用彼此的爱去培育整片森林。
《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