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对美的定义是,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从更深层次的观念来看,“美与丑”,不单单是视觉表象的感受,还是深层价值观念的具象,是一种价值判断。美是好的,是善。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艺术审美,不仅关乎一个人的生活是有趣还是无趣,还关乎他对权力的态度是喜还是恶。在某种意义上,艺术试图解释关于世界的深层次冲突。
艺术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洞察自己,从而与这个最终没有理性、永不满足的世界取得和解。抽象形式,在喧嚣混乱世界中找到宁静。
超越就是面对绝望,反而更知道希望。审美使人脱离功利意识。人可以在艺术创作与审美的时候悠然静观,物我两忘,摆脱时空和因果律羁绊,暂时挣脱出意志的魔掌。更能挣脱理性乌托邦幻想的獠牙。
审美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灵魂的素质。当一个民族的每个人失去了独特的审美判断时,就会失去辨识真相和善恶的能力,因此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当权者解释正义。审美力往往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在我们拥有抵制伪文化、伪真理、伪高雅的勇气前,最该有的还是要提高审美力,炼出一双火眼金睛。反抗“皇帝的新装”。
审美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生活最为敏锐的感知。对美的仇恨……对诗歌的仇恨,社会教给我们的丛林法则,却没有提供给我们接受美的空间。缺少美感的人幸福少,缺少美感的人破坏大。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其实,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最能看出一个人品味和修养的,不是知识,而是审美——也就是艺术修养。审美的差异,甚至比贫富差距还要大。
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审美更可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审美艺术,可以使人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屑局限之上,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又可以使人重返现实世界,以更高的美学视野来重塑现实世界,提升生命的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