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稀缺

作者: 刻俄柏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09:19 被阅读0次

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1. 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面都起作用。

  2. 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

    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3.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是否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是一个人有没有受过好的经济学训练的重要标志。

  4. 区分愿望与结果: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害的后果。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通的地方就在于,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学关心的是事与愿违的现象,而不是事与愿符的现象。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1. 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万物存活看条件,和理性与否无关。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能够存活下来,而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人们存活的情况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游戏规则决定胜负概率
    当环境改变时,分析者可以知道哪种类型的参与者将会成功。如果我们改变规则,就能知道胜负概率的不同。

  2. 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①人性自私推动社会进步
    ②人性自私,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③人的爱心有限,随着距离拉远而减弱
    ④紧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⑤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3. 四大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

    ①缺乏反馈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而扶贫行善则没有。
    ②委托代理问题。许多负责行善的人,由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③所托非人问题。有很多地区的贫困,恰恰是由当地政府造成的,而国际扶贫机构却把钱交给这些造成贫困的政府。如果依靠这些政府去扶贫,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④养懒汉效应。持续的扶贫会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人们不愿意自己去努力,也不愿意再去尝试和奋斗。相反,人们努力的不是力争上游,而是力争下游,争取的是怎么才能保住贫困地区的称号,怎么才能够持续获得援助。

  4.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商业行为,由于市场机制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了人们的福利。
    环顾周遭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依靠大量的陌生人给予的“慈善”,那就是——商业。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区别对待|选择的标准

  1. 经济学这栋大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最稳固呢?答案是:稀缺

    稀缺是一个基本事实:稀缺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只要我们活在这世上,就必须面对。

    稀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人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人的需求是得寸进尺的,即便物质无限丰富,人类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日子也不会到来。

  2. 选择和歧视

    只要稀缺不可避免,选择就不可避免,区别对待就不可避免,歧视也就不可避免。

    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我们称之为逆向歧视。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3. 凡歧视必得付出代价

    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最根本的起源:偏好与信息不对称。以偏概全做判断当然会发生错误,但是跟人们要付出的成本相比,还是值得的。

    对人歧视越多,自己代价越大;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时,就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我们要付出很高代价时,就会节制自己歧视的习惯。

  4. 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侵删。

相关文章

  • 【走读派】稀缺共读第一天

    稀缺第一章 本章第一章说明了稀缺的一个共同逻辑是什么。 稀缺能够俘获我们的大脑,它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还会俘获我们的...

  • 稀缺(上)

    今天看了《稀缺》的引言和第一章,触动点最大的就是时间的稀缺。 01 引言: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要做的事...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阅读体会清单

    书目:《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章节:第一章-第五章 01 什么是稀缺? 稀缺即是没有闲余。 你觉得时...

  •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稀缺》开篇第一张的标题: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在还没认真读完第一章的内容时,浅显的理解一下,无处不在...

  • 人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

    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

  • 《稀缺》读书笔记(1)

    第一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一章、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

  • 《稀缺》读书笔记-02-第一章和第二章

    《稀缺》读书笔记——第一章、第二章 案例出处:《稀缺》 1. 专注 概念:专注,专心致志的做某事的一种状态。 作用...

  • 《稀缺》如你,还得

    稀缺第一章21-44 专注与管窥 稀缺俘获大脑,人们很容易集中精力处理手头紧急的事情,专注红利,与此同时,也容易走...

  • No.3 管窥的视界——井底之蛙 ——《稀缺》读后感之三

    已看完第一章,也看了部分第二章,概括起来我有以下感受:稀缺的红利是专注,那么管窥就是稀缺付出的代价,上一篇我谈了...

  • 稀缺

    稀缺是一种心态,缺钱还是缺时间? 今天一个小时快速阅读了第一章: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文章结尾处讲到,稀缺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稀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l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