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中拉里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浅析
摘要:《刀锋》是毛姆流寓美国时创作的长篇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旧友意外身亡之后由于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展开自我追寻、精神探索,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故事。拉里突破世俗,一意孤行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意义,终于在印度的宗教中得到顿悟。主人公拉里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追寻反映了他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即通过追寻使自身得到改造和完善,从而达到人生意义上的幸福、完整和永恒的状态。
关键词:毛姆;《刀锋》;追寻人生;终极意义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784–1965),是20世纪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刀锋》一书首次出版于1944年,反映了1919年到30年代中期的社会现实,这期间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美国在一战中获取先机,在别的国家衰败不堪时美国则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于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美国陷入了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物质主义的喧嚣随之带来的是传统道德的摧毁、信仰的缺失和道义危机的来临。“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和文学之所以发生激变,其内部原因在于:它的根源来自‘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破裂后人的心理无所适从,来自原有认知模式解体和新的认知模式尚未建立起来的心灵‘混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毛姆有感于为了拯救灵魂,寻找救赎之道,创作了这本书。《刀锋》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学成就,还在于它是一部充满哲学意蕴的文学作品,毛姆将自己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索都凝聚在拉里身上,创造了拉里这一勇于追求人生意义的人的文学象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析拉里自我追寻的道路,分析拉里的人物形象。
一、拉里追寻的原因
1、朋友身亡的打击
拉里原本是艾略特的外甥女伊莎贝尔的未婚夫,他早年父母双亡,在父亲的朋友纳尔逊医生的监护下成长。一战前,他拥有无限的前途和美好的未来,在十六七岁时他成为一名空军参与了战役。然而,战争本身的残酷迫使他思考,更令他无法接受的是好友帕特西在一次空战中,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这件事对他打击非常大,拉里开始思考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唯一性。退役之后,拉里回到美国,一反以往积极的生活常态,既不选择上大学,也不参加工作,只想靠一笔三千元的年金拮据度日。他有感于战争时期所遭遇的种种,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正如纳尔逊医生和伊莎贝尔所说的:“战争对拉里有所影响。他去的时候是怎么个人,回来的时候便已不是那么个人了。这并不是说他长了岁数。发生了什么事,使他的个性变了”“他像是一个梦游者,突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惊醒,辨不出他所在的地方。”拉里会变成这样终日一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样子,促使他性格转变的是他在一战中亲眼目睹了死亡。好朋友帕特西的死亡深深地触动了拉里那颗敏感、有悟性、极富同情的心,他对伊莎贝尔说起这件事感叹道:“你想到在一个小时以前还是个有说有笑、充满生气的人直挺挺躺在那里,就是这样残酷,这样没有意义,你没法不问自己,人生究竟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拉里不能不追问,在死亡的阴影下,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因为好朋友帕特西的死亡,拉里开始对这个世界感到恐惧,进而怀疑人生的意义所在,也由此开始了他对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新探索。
2、作者内心理想的体现
拉里形象的塑造和自我追寻道路的探索有一部分来源于毛姆自身对拉里形象的塑造和个人的理想化追求,拉里的困惑也是毛姆本人的困惑,拉里最终找到的答案也代表了毛姆自身的答案,同时拉里探索的道路也是毛姆幻想中理想化的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道路,拉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是作者向往并渴望实现的,自我追寻、精神探索,积极地追寻人生的真理和终极意义,找到信仰和自由,找到可以永恒的为人所相信的东西,不仅是拉里一生都苦苦追求的,也是毛姆一直向往的生活目标。作者内心想要追寻和向往的理想生活,通过虚构了拉里这一人物传达了出来。拉里这个人物,代表了人性中固有的一个精神维度,他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形象,更是一种勇于追求人生终极意义的信念化象征。“拉里的存在时间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属于人类生活的全部历史时期;拉里的存在空间不属于西方、不属于美国,而属于人类居住的所有地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背景下,毛姆通过拉里的形象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以及向往和渴望的人生终极答案。
二、拉里自我追寻道路的过程
在退役回来后,拉里开启了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第一步——闲荡。他开始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阅读,另一方面,拉里身边的人都积极地规劝他是时候步入正轨,回归正常生活了。纳尔逊医生劝他上大学;亨利·马图林在公司给他谋了个职位;商界几位人士也想将他网罗旗下;同时未婚妻伊莎贝尔也非常期待他们的婚礼。然而拉里抛弃了人们给他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对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坚定不已。考虑到伊莎贝尔的终身大事,拉里不想连累她,早早跟她商量着和平解除婚约,打点完一切世俗的事情之后,拉里首先去了巴黎。在巴黎,他读法国文学,读拉丁文和希腊文,但这些书籍都未能解决他的人生问题。于是拉里抛开书本,投身于劳力活动到朗斯的煤矿挖煤,欲在生活的沉重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在这里,他结识了考斯第,考斯第给拉里讲起神秘主义,神秘主义激发了拉里的兴趣,但几番思索后,拉里还是未能从神秘主义那儿找到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只好另寻他路。
后来拉里来到德国波恩,遇到了在大学图书馆做研究工作的黑衣教士恩夏姆神父,于是,拉里在恩夏姆神父的建议下,来到修道院呆了三个月。在这里,拉里和神父们一起参与劳动,一起探讨宗教问题,拉里看到上帝和信徒的关系极为世俗和功利,神父们也无法解决他的信仰问题,于是他放弃了对西方基督教的探索,转而向东方的宗教追寻。恩夏姆说拉里:“是一个有极深宗教观念的不信上帝的人。”来到东方,一位罗摩克里希纳教会的长老对他说:“东方能够教给西方的东西,比西方所想象的要多。”在印度,拉里每天都能看到人们在恒河沐浴和祷告,即使天黑了,马都拉的一个寺庙里仍然挤满了前来朝拜的信徒,这种对宗教的虔诚,对信仰纯粹的坚守,深深震撼了拉里的心,这在当时的西方是少见的。拉里感觉到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把宗教当成人生的意义,不求物质富有,但求精神充实,这让他十分安心。他用在印度学到的东西治好了马图林的头痛,但是当他想用这些东西去治愈索菲时,一切都不管用了,索菲的生活依旧堕落不堪并选择逃离了他。拉里开始意识到,想要通过东方神秘主义和印度宗教去拯救他人是行不通的,这种信仰只能自救,不能拯救他人,因为他人没有这种信仰。“一方面,这种神秘的来自东方的力量确实能为自己带来宁静和力量,但另一方面,这种力量只能自救,不能普度众生。”拉里想要挽回索菲,无奈心有余力不足。这件事让他明白,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可以治愈所有事情,拉里到最后对印度宗教和东方神秘文化既有向往又有保留,对人生陷入了更深的思索当中。他选择做了出租车司机,他的精神旅途仍然在路上,他迷茫着,但却没有停止追寻。对于人生的意义,也许最后拉里找到了,也许没有,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拉里在一次次的追寻中都离他的人生终极意义更近了一步。
三、拉里自我追寻的意义
拉里面临的关于人生终极意义的问题,也是千百年来我们人类所面临的终极问题。正如尼采所言,“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不能不寻求上帝、不能不追求意义的所在。”面临同种问题,不同的人追寻答案的方式不同,有的求助于哲学,有的求助于书籍,有的求助于宗教,有的则求助于科学……这实质是对生活本质的追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抉择,生活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追求。拉里就是这样一类人,执着的寻找着生命意义的所在。其他人则不一样,艾略特、伊莎贝尔、马图林、路易莎夫人他们只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他们世俗而精明,不会放下一切去追寻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体现了拉里与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因而他们的生活境界就会不同。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医生亚伯拉罕也是放弃世人眼中的大好生活去追寻人生意义的勇者。
在小说结尾,艾略特因着他在社交场上积累的好人缘完满地寿终正寝,伊莎贝尔和马图林经历了经济危机之后回到美国也过上了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可见,毛姆并没有极端地讽刺和干涉这种资本主义的物欲生活,不批判这种资本主义下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作者对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持宽容态度的,他既同意拉里寻找人生意义这一勇敢又独特的行为,也不干涉伊莎贝尔想要的体面生活。毛姆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在他看来,生活过成什么样子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应随意对他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加以指点。通过拉里自我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故事作者传达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即像拉里一样在不断地探索中慢慢领悟人生的真正涵义和终极意义,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马林贤《刀锋》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聂银娴《刀锋》中拉里的追寻意义浅析
郭勇健《刀锋上的行者》
[德]卢克曼:《无形的宗教》,覃方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