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遍历性与反脆弱

遍历性与反脆弱

作者: 蚁民 | 来源:发表于2021-12-12 17:39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在读塔勒布的《非对称风险》时,纠结上了“遍历性”这个概念。就算抛开数学范畴上的严格定义,光弄清楚塔勒布的解读都得赔上不少时间和脑力。他应该也考虑到了普通读者在理解上的困难,不然不会把复杂的数学公式放在“技术性附录”中,方便那些学有余力的读者去扩展阅读。

    其实在《黑天鹅》和《随机漫步的傻瓜》中,塔勒布就提到过“遍历性”,但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以为和“林迪效应”差不多,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概念,并且时间越长,效应越明显。毕竟只有时间才是最公正的评判专家,既不会把好的说成坏的,也不会把坏的说成好的。

    在阅读《非对称风险》时,“遍历性”频繁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想忽视它都难。既然塔勒布那么强调这个概念,我还是重点关注一下吧。

    按照书里面的解释,所谓遍历性是指一群人在同一时间的统计特性(尤其是期望)和一个人在其全部时间的统计特性一致,集合概率接近时间概率(时间会消除随机性的恼人影响,每个人都会向长期性质靠拢)。如果没有遍历性,那么观测到的统计特性就不能应用于某一个交易策略(因为系统内存在着“吸收壁”或“爆仓点”,应用会触发“爆仓”风险,统计特性就不可持续)。但是遍历性在统计上不可识别和观察,并且对于给出遍历性的时间顺序没有办法测试;而动态的平等就是要重建遍历性,使得概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可以相互替代。只要时间足够长,遍历性就能让许多与概率分布和理性决策相关的重要的心理学实验结果都失效。

    以上知识点都来自书里,我刚读到的时候完全是一头雾水,埋怨塔勒布咋不说“人话”;但看到书后面“技术性附录”中对遍历性的数学解释后,才体会到塔勒布在正文中已经说的是“人话”了,看不懂只能怪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不到位。

    我一直认为读书和爬坡是一个道理,虽然吃力费劲,但坚持到底总能欣赏到和以前不一样的美景。不能光想着让知识变得轻松有趣来适应自己的认知水平,那样很可能学到的是变了质或者掺了水的知识,密度不大,营养缺乏,甚至还有害。

    结合以前学过的反脆弱方面的知识和书中的案例分析,我逐渐对遍历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它不仅和时间有关,而且和空间有关。

    比如N个人同时去一家赌场下同样的赌注,和一个人去一家赌场下N次同样的赌注,其赢钱概率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群体的集合概率,一个人赔光出局不会影响其他人继续赌博;而后者是个体的时间概率,一个人只要在某一次全部赔光,就永远出局了。

    个体在赌场中要连续赢钱,实现时间概率的遍历性非常困难,毕竟赌场是制定规则的一方,可以随时让博弈规则对自己有利。对赌场来说,群体的集合概率要比个体的时间概率更容易实现遍历性,赔光出局的赌徒越多,赌场的生意就越好,越能实现集合概率的遍历性。那些倒霉的赌徒就成为了系统遍历性的牺牲品。

    这和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一样的,生物圈中的某些个体因为遗传缺陷或者缺乏生存能力被自然界淘汰,不会影响整个物种的生存和进化,正是个体的非遍历性成就了系统的遍历性。我们在尊重共性,保证集体生存的同时,也要发展个性,增强自身的反脆弱性,避免成为系统遍历性的牺牲品。

    通过对遍历性的认识,我更好地理解了个性与共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其实从长远来看,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个人与集体一起成长,互相成就,共同实现集合概率和时间概率的遍历性。

    塔勒布在书中还提到了“完全遍历性”的概念,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如果活得足够长的话)一生中经历的“各个阶段”的经济状况的分布情况,将和“各个阶层”经济状况的分布情况相同(即概率在时间上的分布和概率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相互替代)。

    这种能实现完全遍历性的社会系统是不存在阶层固化现象的,每个人在各个阶层都可以自由流动,而且在不同时期遍历各阶层的概率没有太大差异。

    但现实生活中的遍历性是不完全的,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遍历各阶层的概率也不同,少数人处于富裕阶层的概率总是比大多数人要高。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增大,往往处于顶层的富人更富,处于底层的穷人更穷。

    但塔勒布进一步指出,对任何人而言,没有一个状态的概率为0(肯定不发生),也没有任何一个状态的概率是1(肯定发生)。我的理解就是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不要自我设限,要相信社会系统的遍历性,每个人都会向长期的性质靠拢。有真本事的人不会被一直埋没,幸运的傻瓜也迟早会“爆仓”出局。

    深入理解和掌握遍历性的概念,对个人的投资决策也有很大的帮助。遍历性遵循的是长期主义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巴菲特曾经说过, 要赚钱,首先得活得长。只有在投资上谨慎决策,尽量分散风险,才有机会享受到市场遍历性带来的红利,而不是成为它的牺牲品。

    对我来说,认识和理解“遍历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克服思维惰性的反脆弱过程。毕竟知识有难易之分,光吸收容易的知识会让大脑营养不良。现实生活中也没有更多的捷径可走,只有多学习多实践才能不断排除自己身上的“爆点”,实现时间概率上的遍历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遍历性与反脆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nr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