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586/d0063ed543509896.jpg)
在我成功给自己当了教练将自己从生活的泥泞中原地拔起之后,就想尝试着把自己学习总结到的体悟分享给有缘且需要的他人,和当年成为歌唱老师一样,我也是先收到邀请进入了别人的生活,直接戴上了教练的帽子,才去准备我的讲义的。当然这肯定是表象,因为真正的准备,藏在我过往的每一天里。
上个月,我只教练了一位学员,那样专注地隔空凝视着她,与她一起合力重新去定位自己 看清自己。结果还不错,她的总结是写在纸上的,我还没有翻录成电子版,这个工作要去做的,毕竟,将来有一天,我是要成为一名卓越的个人成长教练的,哈哈。
第二位被教练者是无缝衔接进来的,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次主题对话,简直~~超出我的预期。以下是她两次教练对话后的反馈,真的不要小看那些已经在自我苏醒 渴望自我超越的女人。
1.一句话概括这次对话的议题。
借由生命密码所呈现的,深度挖掘自己。
2.一句话概括这次对话的目标。
通过梳理自己的问题,找到根源所在。
3.在这次对话过程中有什么学习收获和感受?
一,能量不足。所以容易被别人,环境影响,这可能也是我感觉自己不适合做领导的原因,哪个领导不是说一不二,摇摇摆摆太没气场了吧。
二,输入输出没有闭环,自己并不“值钱”。离开体制内工作就不知道自己能干啥。
三,容易陷入情绪中,说话做事被情绪主导,不能看见事实,直面问题。对自己的问题比较清晰了解,改变也有了方向性。
4.是否有哪些意外的收获和觉察?展开讲讲。
我感觉到自我挖掘,自我接纳,自我赋能,是一生都需要的能力啊,打通了这个任督二脉,可能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一具躯壳的感受了。我不想要我的孩子长大也同我一样我想要他能量满满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擅长的事,我尽力支持他们,所以我想要自己改变。
我感觉到所有的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我没有接纳自己的缘故,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习惯自我否定,稍微放松哪怕追追剧都感觉是愧疚和堕落。跟原生家庭有关,打压式教育嘛,另外我觉得,我情绪不好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亲密关系的问题,不善于沟通,不善于示弱,做得多了,怨气丛生,加上身体的病痛,不被心疼,认可的情绪占据了整个头脑从而对孩子没有耐心,对生活没有期待,一睁眼就是各种干活,甚至想要世界毁灭吧,就无所谓感情啊事业啊什么都不需要考虑和在意了。我老公他游戏重度上瘾,每天晚上一点,两点睡,不是游戏就是手机,沉迷在虚拟世界里,其实我有时候对他是既心疼又痛恨的,因为我公公婆婆也是比较爱玩的人,年轻的时候忙着赚钱,对他关注和关爱很少。三岁之前也是姥姥带大,包括现在回家婆婆动辄就各种批评,公公也沉迷手机不和我们任何一个人沟通,跟我老公更是,超级冷漠,只有平时做饭能看到他,做完就躺在自己的床上看手机像一个寄生虫一样。不过有一点婆婆花钱很大方,只要他儿子提出的他从小到大尽量满足。所以我老公比我自信,心大,潇洒。但是缺少家庭温暖的人就会成长为冷漠的人,因为这个我心疼他,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快40岁了一点自我反省的自我提高的能力都没有,没有想过改变,做事情方式很粗爆,甚至我们两说两句就不自觉提高音量。小的时候怨家庭,我剖腹产两个孩子,头胎堵奶高烧一星期,二胎抛的早幸运一点没有大出血,带孩子亲力亲为,整个月子期间都是我自己喂奶。他对我说过一句心疼的话,所以在这个亲密关系里我没有被治愈过,反而变得暴躁。我都很难从内心接纳自己,更何况接纳他呢。家里的大事我基本不会向跟我最亲近的人商量不相信他们,包括老公,爸爸妈妈。他们一上来也是情绪主导,不能就事论事。我知道改变一个人太难,甚至我有这个想法就是错的,所以我尽量让自己多学习心态尽量平和,改变自己,所以我就痛苦,越发的付出感重。
5.如果能量状态满分是10分,对话前几分?对话后几分?
对话前4分,对话后7分。有了方向性,有教练的鞭策更有改变的动力和方法,心里面有了希望
6.接下来,你将有哪些行动计划?尽量具体,下次对话回顾。
最近就有一个问题,我报了法律资格考试,客观题(纯选择题)侥幸过内蒙古线(内蒙古160,国家线180)主观题(需要打字)15号考,一点没学,肯定过不了,但是不学吧到时候一个字写不上去也不可以吧,每天处在没有时间学习,有时间了又不知道从何学起,每天都在逃避这个问题。好痛苦,我还不知道我们的计划从现在开始还是要等我考完再说。
不过有一个想要的计划就是每天10点之前睡,五点起,早起的感觉很好,感觉时间像偷来的。其他还没有想到
首先,我对姐姐要表示感谢,因为姐姐你在聊天过程中,表示我说过什么问题,你给我相应建议,很有针对性,我也感到很受重视的感觉。
一,这一次的对话有几点感触很深。
(一)学到了两个心法。
第一,强化,尊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评判。
第二,面对选择,把自己当成晓晓,如果是她来做选择,你希望他怎么选?
接下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会多觉察,是不是又有了评判心,是不是又选择忽略自己的需求,多运用这两个心法,然后不断加强。
(二)警觉捡垃圾思维。做一件事情不要急功近利,要看到他的延续性和积累性。只有不对抗人性,他才会有延续性。有积累性则代表着他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当下效果不明显,要给他时间,才会有反馈。
我好像突然领悟到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也感觉到我没有放弃成长,可是也没有一个质的提升。原因就在于我所谓的成长,只是停留在考一个证书,过一个门槛这样。他不具有积累性,考完就全忘了。学的时候是痛苦的只是为了可以涨工资啊其他一些原因。这就好比,我的根基不稳,可是我还要不停的盖楼,外表看起来华丽,人们盛赞,可是内心是空心儿的啊。一是方向不对,学的东西不对,二来就是捡垃圾思维很严重,就想一下看到结果,考证不就是正符合这种心态吗?有时间限制,给你明确的反馈,好似完成了一个大目标,然后又归于茫然,寻找下一个“垃圾”,再对抗人性,对抗我的懒惰拿到那个本本,如此反复,然后真正说能力的提升是没有的。
思维影响行动啊,先从改变“捡垃圾思维”开始。
(三)姐姐还说到,在我付出感很强的时候,被付出的那个人他跟我是有链接的,他能体会到我不爱他。我一惊,多么像我和我妈妈的相处模式呀,我现在长大了很爱他因为我自己身为母亲知道养育儿女的不易,但是当他为我付出的时候,我感觉他不爱我,不爱现实的我,爱他想要的那个我,妈妈一来我家我就有压力,我要提前收拾家,打扫,战战兢兢,即使她今天给我做了很多,我不会感激他,我只会觉得你这样病了以后还不是怨我,我害怕她让我承受那些,所以我尽量跟她保持距离,会让我更舒服,遇到事我不求她,不给他拿捏我的机会,人说爸爸妈妈是后盾,我这里可能不是,我首先想到不要让他们知道。
想起小时候一个事情,现在记忆尤深。小时候跟小朋友玩耍,不小心把下巴嗑到地上,特别大一口子,肉都翻开了,我回了家就悄悄的进了小房子里,不敢出声,悄悄哭,第一时间竟然不去找爸爸妈妈寻求安慰去看医生,而先把自己藏起来,因为我虽然受伤了,我知道他们还会骂我,哭都不敢在他们面前哭。后来也没去缝,就创口贴贴了一下,现在留下一个很大的疤痕。
还有一件事,小时候掉到了一个水池里面,不会游泳啊,就呛水,不知道怎么自己扑腾的就抓住了水池的边缘 爬上来了,一直哭到家,可能走路需要半个小时吧,然后当时妈妈在一个家庭作坊里做裁缝,我给他讲我遇到了什么事,妈妈并没有很紧张,当时正好有人在发雪糕好像,然后给了我一根就算安慰了我。
现在谈论起来,没有很受伤,就会想我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妈妈为什么对我那样,跳出来了从那个情绪里,我没有去评判我爸爸妈妈的错,我妈妈平时就是很不自信,我觉得他很漂亮他就不觉得,活的很拘谨,跟我一样。但是她意识不到这些然后又转嫁到我身上。
我可不要把我和我妈的模式,复制到和我的孩子的关系上,我希望我的孩子想起我内心是充盈的,有力量感,安全感的。做错事,第一个想到父母会保护他,而不是责怪他,我要尽力保护我的孩子,这一点觉察的还不够,有时候孩子们犯了错还会呵斥他们,他们弱小的眼神看着你,但控制住的时候很少。
(四)还有说到角色的问题,跟孩子做玩伴,这样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时候他不会排斥你。我能想到的就是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尽量投入,可以没大没小,让自己跟孩子学习那种好奇心和简单的满足感。
我和父母之间没有这种互动,从来没有和他们打闹嬉戏过。爸爸是只要见着我就问怎么不学习干嘛呢,你问个什么事他就会说小孩子不要问,该干嘛干嘛去,阶级感特别重。妈妈呢,谁碰他头发是大忌,严厉呵斥你。我很小就很抗拒和妈妈的肌肤接触了,感觉很不好意思,还有不知道什么感觉。感觉他们太像“父母”了,父母就应该是严肃的,什么都不能和孩子抢,必须讲究尊卑。
二,这次的对话主要还是我挖掘到影响我行为模式深层次的问题,然后看着它,不去评判,容许他发生,提高觉察力,活的坦然舒服一些,降低自己的心里的那根线。
三,我发现我所有触发我情绪的点,都是原生家庭给我的,接下来按照姐姐给我的书写清单,去辨析哪些能给我力量,哪些我需要摒弃,给自己一次重生吧。[呲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