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想法
被吐槽的金鸡百花奖,审美能力差真的是“绝症”吗?

被吐槽的金鸡百花奖,审美能力差真的是“绝症”吗?

作者: 沐南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22:24 被阅读121次

    1 被集体吐槽的金鸡奖

    近来,金鸡百花奖的海报遭到网友集体炮轰,吐槽其审美之“土”,有心人还拿金鸡奖与金马奖的海报作对比。

    金鸡奖海报 金马奖海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较于金马奖浓浓的艺术感,金鸡奖简直像是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广告。

    这些文章里通常还会附带这样一张图,四川省安岳县的佛像修补前和修补后的对比。

    本来端庄肃穆的佛像被粉刷的无比“喜庆”。

    文章最后通常还会提升一个高度,“美盲”是绝症,审美能力的低下正在毁掉中国人。

    真的如此严重吗?

    在我看来,只不是是哗众取宠的跟风之言罢了。

    2 美的产生

    要说清楚审美的问题,先要说说什么是美。

    可以从两段经历来说。

    第一段是喜欢上周杰伦的歌的经历。

    记得那是一个假期,我借了朋友的一张周杰伦的专辑,《八度空间》,认真地听完了每一首歌。

    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我搞不懂,这些听不懂歌词的歌,尤其那些RAP,连曲调都没有,为什么会有人喜欢。

    后来不知怎的,大概是街头巷尾听得多了,竟然也就慢慢爱上了,而最喜欢的,恰恰就是那些节奏感强的说唱。

    这个时候,再听到周杰伦的歌是喜悦的,会有一种愉悦放松的感受。

    其实大部分美的产生都是这样的,从陌生到熟悉到喜欢。

    第二段经历来自朋友老A。

    老A是标准的理科男,大学一周有六天泡在实验室那种。

    有一次去老A家做客,播放器里随机播放的音乐竟然是高山流水,老A一副享受的样子。

    很难理解老A是怎么喜欢上古筝曲的。

    后来老A说,中学时,一次老师讲到伯牙子期的故事,在教室里放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

    当时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3 美是什么?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美的几个侧面。

    • 首先,美是人的事情,没有人欣赏也便没有美。

    就像是《人类简史》中所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编造“故事”,而美也是其中的一种故事。

    一个事物的美,往往需要大部分人承认之后才算是美,就像王阳明说的,你没有看花时,花和你的心都归于寂静,只有你看花时,花才明亮起来。

    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美。

    • 美是随时间变化的。

    对于美的判断,往往会随着时代而变化。

    唐朝时人们以胖为美,现代则多以纤瘦为美,这不是笑谈。除了著名的胖美人杨贵妃外,看唐朝的壁画,里面的侍女也多是臃肿不堪。

    看《艺术的故事》你会发现,大的社会变革通常也会带来审美的改变。

    古埃及人要求一副壁画完全展现人体的每一个特征,所以埃及的壁画看起来都怪怪的,罗马雕塑追求真实,巴洛克风格追求繁复华丽,印象派则只表达一时的印象。

    • 美是会传染的

    美好的作品可以寄托人的感受,这些感受可以通过作品本身来传达,也可以通过欣赏者来传播。

    就像老A受老师影响喜欢上了古筝。

    每一个艺术世家之所以能代代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感受的传染,让后人可以从小就获得某一方面美的感知。

    • 美是随地域、人群不同而变化的。

    这也就是开头所说的问题,不同的人群会以不同的事物为美。

    就比如经常被人拿来吐槽的雍正和乾隆这对父子。

    雍正的审美极其“高雅”,简约淡雅,乾隆的审美则极其接地气,独爱红底小碎花。

    而上面说的女性身材的审美,即使到了现代不同地域也大不相同,实际上,中国人的审美是最“苗条”的,中国女性的标准体重是45.8公斤,而对应另一个极端,西班牙妹子的标准体重是67.6。

    控制不住嘴的妹子,完全可以去西班牙放飞自我。

    4 什么是美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首先,美是一种感受,看到美的事物会让人舒服放松。然后,美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不妨这样说:美是一种对熟悉事物的良好感受。

    这个解释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情。

    农村人接触的都是粗糙的原生态的事物,所以会喜欢粗犷的、强刺激性的事物,比如颜色浓烈的灯笼、窗花。城市人接触的多是加工过后的产成品,所以更喜欢极简、精致。

    亚洲人最初只能欣赏亚洲面孔的美,欧美非的面孔看多了也便觉得美。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使用计算机对大量的照片进行“平均”合成,神奇的是加入的照片越多,结果就越符合大众的审美,几百张照片就可以合成绝世容颜。

    这便是说,见得最多的特征就是“最美”的特征,越接近平均的脸就是越美的脸。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认知放松。

    重复的、清晰的事物会让我们的意识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会感觉熟悉、良好,进而感觉到舒适、良好。

    或许这种放松状态下的舒适、放松便是美的本质。

    5 为什么有高雅和低俗

    那么,美的问题讨论清楚了,回到开头的审美。

    既然美只是一种因熟悉产生的感受,那美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事,不存在什么高低上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审美能力有高下,有高雅有低俗?这条鄙视链是如何形成的?

    答:虽然美无高下,但是人有。

    自古以来便有阶层存在,可以说,美的地位便来自于欣赏这种美的人的地位。

    底层人群对于处于金字塔上层的人怀有天然的向往,进而觉得他们的一切都是好的,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审美。

    而高端人群自然地认为他们的审美能力如同地位一样自然高贵。他们的审美便也被“公认”是高雅的阳春白雪,相对的,下层人民喜爱的则被看成低俗的下里巴人。

    另一方面,高层人群掌握着最重要的话语权——笔,他们有着定义世界的权利。

    我们翻看史书或者上网查找资料,看到的都是这些人留下的文字,他们所记录的也必然是他们熟悉的“高雅”的美,于是我们便误以为果真如此。

    如果真存在什么绝对的高雅的审美能力,印象派横空出世时,又怎么会被法兰西画院的老爷们认为是垃圾涂鸦,贝多芬的交响曲又为何会被当做是打扰睡眠的噪音。

    6 谁之错

    说到这里,问题也就清楚了。

    所谓的“美盲”根本不存在,而“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这种论调更是无稽之谈。

    有这种说法的人无非两种情况:对金字塔顶层人的奴颜婢膝,或是对本身所能欣赏的事物的狭隘自信。

    或许对一部分人来说,高雅可以这样定义:我所能欣赏的便是高雅的。

    回头来说说开头的两个例子,百花奖和四川省安岳县农民的行为有问题吗?

    也许有,但问题绝不是审美能力的缺失。

    一个电影奖项,最重要的是满足对应群体的需要,就像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用户群体一样。

    那么金鸡百花奖做到了吗?翻看以往获奖名单,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奖项,还有那么一丝主旋律的味道。

    也就是说,金鸡奖对应的群体更多的是文化水平普通的大众,而非自诩高雅的精英。这从海报上的吴京便可看出一二,吴京的电影更多传达的还是朴素的传统价值观。

    这样来看,金鸡奖的设计可以说比较好地符合了对应群体的审美情况,又有什么“美盲”的问题呢?

    四川农民把佛像按照自己的审美重新修葺,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把自己的审美强加于佛像,不尊重原有的风格。

    但是仔细想想,这不正是这些写文章声讨金鸡奖、农民的人一直在做的事吗。

    四川农民无意中做的这件事无疑触到了他们的虎须,竟然试图用自己的“土”取代这些人的“高雅”,引起声讨也就不难理解了。

    7

    怎么看待“美”和“审美”,这就是我的看法。

    美没有标准,审美更无高低。

    最可怕的是强行制定标准,以及由此而生的浅薄的优越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吐槽的金鸡百花奖,审美能力差真的是“绝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rleqtx.html